从2月分项指数来看,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钢铁市场需求收缩,钢厂生产放缓,原材料价格趋于下降,钢厂库存大幅上升,企业对后市预期不容乐观。预计随着疫情的不断控制,各地企业开工复工以及基建房产投资回升,钢铁市场将逐步回归正常。 图片来源:兰格钢铁综合指数预测 下游企业延迟复工,钢材需求收缩。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后,钢材市场需求趋于收缩,加上各地延迟开工复工,进一步导致供应链下游企业需求回升放缓,国外需求也明显减少。新订单指数为32.7%,较上月下降11.1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2.5%,较上月下降7.2个百分点,连续18个月运行在50%以下。 同时,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受钢铁行业产能增加、产量增长等因素影响,钢价同比下跌,而铁矿石、废钢、煤炭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却快速上升,多家钢铁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在目前已公布2019年业绩(包括正式公布和预告)的23家钢企上市公司中,除中信特钢、久立特材、西宁特钢外,大部分企业表示业绩将出现下滑,最高下滑幅度超过90%。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3月4日收盘,沪深两市破净股数量为334只。 按申万所属一级行业划分,房地产股、公用事业股、交通运输股数量居前。从行业占比来看,银行、钢铁、采掘等行业破净率占比相对较高,其中,钢铁行业破净率为45.45%,板块内市净率最低的是河钢股份,市净率为0.53倍。 机构:三大因素促进钢铁板块上涨 尽管如此,“每经牛眼”注意到,机构仍然看好在稳增长政策之下,钢铁行业的估值修复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天风证券表示,高库存迫使钢厂连续减产,库存增速拐点或已出现:根据Mysteel调研结果显示,本周钢材社会库存增加230.47万吨,增幅10.7%。根据上海钢联统计数据,全国建材钢厂螺纹钢周产量为241.43万吨,环比下降6.95万吨。春节后高炉产能利用率、开工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受高库存以及现金流影响,长流程已经开始连续减产,钢厂累积减产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库存增速连续下降。预计由于下游需求仍处于刚刚重启阶段,需求量仍不明显,在高厂库的压力下,产量仍将继续下降,但库存增速拐点或已出现。 华创证券研报认为,钢铁板块有反弹机会。中期来看,疫情危机造成的短期冲击不影响钢铁行业长期的盈利状况,低估值状态下,钢铁板块具有配置价值。短期来看,下游需求正在持续恢复,铁矿石价格下降让渡利润空间,不断出台的利好政策对未来预期有明显的提振作用,三者共同促进了钢铁板块的上涨。 国信证券指出,当前,钢铁行业需求受到疫情的较大影响,库存累积至绝对高位,钢材价格弱势运行,钢厂一季度业绩情况将受到明显拖累。而与之对应的是稳增长政策下的消费改善预期。目前,钢铁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在疫情扰动短期需求节奏,稳增长政策的加码有望带动中长期钢材消费的背景下,板块估值修复可期。随着疫情影响弱化,钢材需求有望迎来上行期,开工潮叠加赶工潮启动后的资产价格修复将带来板块投资机会,建议关注需求复苏较快的南方地区长材企业三钢闽光、韶钢松山、柳钢股份。中长期持续推荐行业龙头中信特钢、宝钢股份。 太平洋证券指出,刺激预期增强,远期估值压制因素消失。虽然近期商品价格承压下跌,但股票考虑周期更长,高库存、低需求是现状,但2季度基建发力、地产边际放松也是确定的,那么前两年压制钢铁股估值的因素转为正反馈,刺激预期逐步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