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中美贸易摩擦中,最令人愤慨的是美国举全国之力对我国优秀的科技公司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封锁,继此前把华为及其子公司列入了出口管制“实体名单”之后,上周彭博社报道,美国正在考虑将旷视科技(Megvii)、大华科技、海康威视(002415)、美亚柏科(300188)(Meiya Pico)和科大讯飞(002230)(Iflytek)共五家中国高科(600730)技公司纳入“实体名单”,断供美国公司提供的组件与软件。 上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一方面表示华为多年来一直执行备胎计划,保证在车子抛锚时换一个轮胎还能开。有一些边缘产品没有“备胎”,这有些影响,但在最先进的领域不会有多少影响,至少5G不影响。华为硬气的表态让我们振奋不已。 而任正非也提到,我们首先要肯定美国在科学技术上的深度、广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我们仅仅是聚焦在自己的行业上,做到了现在的领先,而不是对准美国的国家水平。就我们公司和个别的企业比,我们认为已经没有多少差距了;但就我们国家整体和美国比,差距还很大。 因此,在中美贸易摩擦中,我们要正视差距,同时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缩小和美国之间的科技差距,为何美国的科技能做到一直领先? 一、美国科技领先,全靠资本市场 如果我们统计当前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企业,可以发现其中有八家都是美国的企业,其中前五大全部是美国的科技企业,包括微软(Microsoft)、亚马逊(Amazon)、苹果(Apple)、谷歌(Alphabet)、脸谱(Facebook),通常被统称为FAAMG。 而所有这些公司,全都是靠资本市场培育的。而一个典型的科技公司诞生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是创始人成立公司,随后PE、VC等股权投资基金进入,之后再经过多轮融资,最后成功上市。 以Facebook为例,其由哈佛大学学生扎克伯格创立于2004年2月,帮助大家在网上认识学校的其他成员。最开始网站的注册仅限于哈佛大学的学生,随后注册扩展到波士顿地区的其他高校,之后全球大学生都可以注册,最后对所有互联网用户开放。 随着Facebook的发展,不断有股权投资基金进入。最早是04年9月,Paypal创始人泰尔投资了50万美元,对应公司估值为500万美元。随后在05年5月阿克塞尔合伙公司投资了1270万美元,公司估值已经上升到1.27亿美元。到高盛等进行第十轮投资时,公司估值已经升至500亿美元。 2012年,Facebook在纳斯达克上市。从其上市到现在,其市值又翻了10倍,达到50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五大市值的公司。 而美国股市对于企业成长的激励十分充分。优秀的企业诸如FAAMG可以成为万亿市值的公司,而创业成功之后甚至富可敌国,例如之前的全球首富是微软的盖茨,而当前的全球首富是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 与此同时,美国股市的惩罚机制也极其完善,拥有严格的退市制度。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从1997年到2018年,美国上市公司总数从8851家下降至4397家,再考虑到每年有上百家上市,这意味着在过去20年美国退市的公司数量超过6000家。 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之下,美国的科技企业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发创新,以获得不断的成长。以亚马逊为例,其17年的研发费用为226亿美元,超过1000亿人民币,占其营收比例的12.7%。而FAAMG在17年研发费用总和为638.8亿美元,其研发强度平均为13.4%。 而从当前全球股票市值来看,按照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截止2019年4月,美国股票总市值为34万亿美元,遥遥领先于中国的8.2万亿美元,以及日本的5.7万亿美元。再考虑到美国股市的龙头都是科技企业,而中国股市的龙头都是金融地产和能源,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美国科技的巨大领先优势。 而美国繁荣的股票市场就好比是一片蓝海,帮助美国孕育了无数的科技创新企业。正是依托于发达的资本市场,美国的科技一直领先于全球。 二、曾经货币超发,科技创新乏力 但是回顾美国的经济历史,虽然其在科技上一直领先于全世界,但也并非一帆风顺,曾经在1970年代遭遇了巨大的挫折。 从1964年到1978年,美国的研发投入强度从3.1%降至了2.3%,而同期日本的研发强度从1.5%升至2%,与美国的差距大幅缩小。在汽车、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日本企业对美国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而观察美国股市前十大市值公司的变化,也可以感受到美国经济当时遭遇的巨大挑战。 在1967年,美国前四大市值的公司分别是国际商用机器(IBM)、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柯达(KODAK),通用汽车(GM),此外前十大市值的公司中还包括通用电气(GE)和宝丽莱(Polaroid),这六家公司都是当时的科技公司。 但是到了1980年,虽然美国市值最大公司的前两名依旧是国际商用机器(IBM)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但是前十大市值的公司中剩余的其他公司几乎都是油气公司,包括埃克森(Exxon),印第安纳标准石油,斯伦贝谢,壳牌石油(Shell Oil),美孚(Mobil),加州标准石油等等。 也就是经过70年代之后,美国股市的领头羊几乎都从科技公司变成了油气公司。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1970年代的美国研发强度下降,科技公司淡出?我们发现,主要的原因在于货币超发,导致物价飞涨投机横行,而企业失去了研发创新的动力。 在1950年代,美国的广义货币增速仅为5%,到1960年代升至7%,而到1970年代升至10%,而同期美国的经济增速不升反降,结果就是通胀率的显著抬升,从1950年代的平均2%升至1970年代的平均8%,而房价涨幅也从1960年代的4%升至1970年代的10%。 由于物价的飞涨,70年代的美国居民热衷买房,富豪热衷商品投机,当时邦克.亨特凭借投机白银一度成为美国首富。 从美国居民的财富构成来看,在1965年,其财富中的金融资产占比高达67%。但由于此后的10多年美国股市基本未涨,而房价持续上涨,到1980年时其金融资产占比下降至59%,而房产等实物资产占比升至41%。 三、收货币及减税,创造科技时代 而正是在1980年,美国又重新开始了新一轮科技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