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路远上任后,组织调整和板块“打通”是拯救大文娱的第一步。 优酷侧重对原创内容的高投入,同时以升级的分账模式缩减成本。 优酷内容高口碑但难出圈,综艺仍缺乏原创性。 优酷似乎正努力以“差异化”构建自身内容优势,赶上将自己甩在身后的第一梯队其他玩家。 2月11日,BBC Studios 在BBC Showcase 2020上宣布与优酷达成英剧内容合作协议,协议中涵盖了《神探夏洛克》一至四季、《神秘博士》全系列等多部热门英剧,总时长超过80小时。目前,优酷已累计拥有430小时BBC剧集。 在2018年11月阿里大文娱原轮值总裁杨伟东因经济问题被调查后,此前曾负责阿里影业、大麦网的樊路远成为新一任掌门人。至此,成立仅两年多的阿里大文娱已历经两轮更替,由于管理层动荡,优酷及多个产品掉队,亏损扩大,阿里大文娱陷入重重困境。 目前,距阿里大文娱第三次换届已过去一年多时间。在持续火拼的长视频赛道上,阿里大文娱最重要的业务之一优酷仍在低调追赶中。然而,回顾过去一年,除了暑期档推出的《长安十二时辰》真实“出了圈”,优酷大部分内容并未溅起太大水花。 此番大力引进BBC剧集,是优酷丰富内容储备、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的体现。 从内容背后的投入和收益来看,2019年Q4阿里大文娱亏损幅度缩窄到2018年的45%,这是樊路远任上内容支出缩减策略带来的成果,但相比爱腾两家持续加大投入的姿态相比,优酷看起来似乎在收缩。 樊路远在上任后曾表示,优酷需要两年时间来沉淀,最终三家决出胜负还需五年。如今,一年多时间已过去,优酷沉淀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沉淀阶段还有一年,优酷的自救之路未来又将如何前行? 换人、糅合、打地基 优酷过去几年的发展颇为坎坷。 2012年,优酷与缠斗多年的土豆合并,坐稳了长视频领域的头把交椅。四年后,优酷被阿里巴巴收购,并成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中的一部分。彼时,阿里大文娱已囊括阿里影业、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数字娱乐事业部,俞永福出任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筹)董事长兼CEO。 同年,优酷创始人古永锵离职,被古永锵邀请加入优酷、被俞永福十分看好的杨伟东接过了优酷这个重任。然而没想到的是,2017年杨伟东成为第一任轮值总裁后,却因经济问题被调查,包括优酷在内的整个阿里大文娱发展停滞。受频繁更换管理层和发展方向影响的优酷,此时已经错失众多机遇,曾经的行业第一已被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反超。 自2018年11月杨伟东出事后,樊路远从阿里影业CEO升任阿里大文娱轮值总裁,以“救火”之姿与其他几位阿里的电商专家们组成班委会,加入了拯救阿里大文娱的阵营中。 彼时,阿里大文娱被丑闻拉扯,曾为长视频赛道的领头羊优酷早已掉队至业界第三,外界关注的焦点都是正处于“至暗时刻”的阿里大文娱该如何自救。 阿里大文娱“大而不强”的最重要原因,是板块之间无法打通形成协同效应。因此,班委们首先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管理层调整和板块间的“打通”。 2019年1月,阿里体育与阿里大文娱相关版块进一步全面融合打通,原阿里体育CEO张大钟任期已满,不再担任CEO一职,优酷体育与少儿事业部总经理戴玮(花名:元宝)将兼任阿里体育CEO。 2019年2月,原阿里游戏调整为互动娱乐事业部,由阿里文学CEO黎直前(宇乾)兼任负责人,此外黎直前还同时是阿里巴巴大文娱CFO。 2019年2月,高晓松和宋柯退出阿里音乐管理层,随后阿里音乐和阿里文学一起被组入创新事业群,由朱顺炎担任总裁全权负责。 除了以上几大板块,新班委们对于优酷的调整则更加“声势浩大”。 管理上,从要求上班打卡、实行末位淘汰到开放招聘1800名新员工,优酷以内部大清理来整顿队伍,进行必要的组织升级优化。另外,由于阿里大文娱管理层几乎全都是电商出身,资历深厚的“内行”加入必不可少。 2018年12月,曾任上海纪实频道总监、真实传媒总经理、云集将来董事长的知名纪录片人干超正式加入了优酷; 2019年3月,曾任浙江卫视总监的王俊加入了阿里大文娱,担任优酷内容业务部和商业化副总裁。 为解决此前大文娱各业务板块互通不畅问题,优酷首先和阿里影业进行了进一步打通: 内容层面,支持电影从前期投资到最终线上开播打通; 产品技术、内容宣发等领域也互相配合。 据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淘票票总裁、优酷电影负责人李捷表示,阿里影业和优酷已共用一个产品技术平台,数据平台灯塔也在为优酷的剧集和综艺宣发提供助力。 另外,从去年4月开始,负责内容营销的近200人团队从阿里妈妈直接调整至优酷,以期发挥阿里妈妈团队的内容营销能力,支持优酷内容商业化。据报道称,调整后的阿里妈妈团队也直接向樊路远汇报,以使其与优酷剧集、综艺等内容团队有更紧密配合。 从组织变革,到宣发、产品技术和内容的打通,优酷基本完成了重新振作起来的预备工作。 勤俭持家做内容 一切人员组织和运行机制的调整仅仅是预备工作,作为长视频内容平台,优酷怎样改变内容才是变革的关键动作。 阿里大文娱前两任总裁走的路截然不同:俞永福始终强调要做“新基础设施”,而非在内容上竞争;杨伟东则是走烧钱抢版权的传统路线,以高投入换高增长。到第三任总裁樊路远这里,优酷还是得第三次“变向行驶”。 “没有内容的公司不是一家好的影视公司,给优质内容投入,不设上限。”在做水电煤还是做内容的选择上,樊路远选择了需要“花大钱”的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