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冬去春会来,那些来自身边人的勇气与温暖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2-07
摘要: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疫情来袭,十万火急,一场全民防控的攻坚战正在打响。病魔无情人有情,肆虐的疫情不能阻挡人们同舟共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也不能阻挡千家万户追求幸福生活、为梦想而奋斗的脚步。本期《经济广角》把目光对准疫情阴霾下的普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疫情来袭,十万火急,一场全民防控的攻坚战正在打响。病魔无情人有情,肆虐的疫情不能阻挡人们同舟共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也不能阻挡千家万户追求幸福生活、为梦想而奋斗的脚步。本期《经济广角》把目光对准疫情阴霾下的普通人,他们有风暴中逆行的快递小哥,有坚守医用保障品生产一线的企业员工,有肩负扶贫、抗疫双职责的扶贫干部,还有更多在家中与父母共享亲情的儿女们……他们的行动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他们的信心是这个新年中最早的春天。

马力全开保生产

光明日报记者 陈晨 通讯员 胡瑞琪 高万宝

“马上装箱,这批货要立刻发出去。”2月3日,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产业集聚区,淘儿宁药械公司销售总监张亚楠一路小跑进口罩生产车间,连声喊道。

车间里,机器轰鸣,生产线马力全开,工人们正加紧生产医用口罩。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市场上口罩等防疫用品供应紧张。张亚楠这些天也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

抓生产,调拨口罩、酒精、84消毒液,把最急需的物资运往疫情防控一线,这个春节,张亚楠一直在工厂忙碌着。这个春节,也是32年来,张亚楠第一次没有在家过年的一个春节。

公司里,忙碌的不只是张亚楠。由于年前原料储备不足,需要去安徽进货、催货,有时一个星期要去四五次,张亚楠的同事王晓辉和周宁杰要轮班去,早上一早走,晚上两三点钟才能回来。“多亏了政府给开的证明,现在好多高速都封了,路上车辆都很少,晚上走夜路还是有点怕。”王晓辉憨笑着说。

84消毒液生产车间的工作同样不轻松,销售部的闻新成本来没有车间生产任务,但看到车间人手少、任务繁重,他主动到84生产车间上夜班,如今一双眼睛熬得通红。

疫情发生后,口罩和一些消杀用品开始紧俏,公司在春节前便开始召集工人加班生产,满足供应需求。大部分工人留了下来,初二后又有工人陆陆续续回厂,现在有162个工人坚守在岗位上。工人两班倒,加班加点24小时不停歇生产,日产一次性使用口罩15万只,酒精、84消毒液近30吨,缓解了全市口罩和消杀物品供应短缺难题。

说起产量,张亚楠忍不住和记者分享了一个好消息。之前只能生产普通口罩的他们,如今拿到了一次性医用口罩的生产许可。“此前,我们只具备普通口罩的生产条件。前不久,市里市场监管局指定了专人全力协助我们准备申报材料,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检测能力,将普通型口罩生产线升级为医用口罩生产。省药监局也开辟了审批‘绿色通道’,市场监管局一边帮助我们立即改进生产条件,着手准备生产物资;一边抓紧帮助解决因检验设备不到位带来的口罩质量检验难题。”公司负责人安继东告诉记者,公司的许可品种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8个,新增加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等6个防疫急需品种。这意味着,公司每天新增产能20万片,将极大地缓解驻马店市一次性医用口罩供应难题。

“我们所有产品绝不涨价,全额供应市场,并想尽一切办法整合资源,扩大产能,以生产出更多平价医疗物资,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安继东说。

不只承诺不涨价,为让更多人用上口罩等防疫用品,安继东还第一时间发出公告,免费向产业集聚区企业员工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此后又向县清尘环保公司清洁环卫工人和部分单位捐献口罩20万片、酒精8吨、84消毒液8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这只是一家企业、一座小城付出努力、贡献力量的小小缩影。在全国,无数人逆行而上、加班加点,各行各业携手并进、共克时艰,千千万万股力量汇聚升腾,疫情的阴霾终将被驱散。

年味儿里多了科技感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丁婷婷的儿时记忆里,过年的传统习俗就是除夕夜一家人围在一起包水饺,坐在电视前看春晚,暖暖的情思包含着浓浓的年味儿。大年初一,乡里乡亲磕头拜年,亲朋好友互相问候,既道出了春节必备的“仪式感”,也让年味儿变得更亲切、更接地气。

“如今,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让年俗在‘老传统’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些‘新意思’。”丁婷婷告诉记者,2020年春节,因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她的亲朋好友们虽然宅在家里过节,但也会抢红包、网购年货、视频拜年、在支付宝上集五福等,“同样很欢乐。这些活动让过年的仪式感中有了科技感,让饺子、豆包压底的年味儿有了牛奶芝士的味道”。

日子沉静下来,但年味儿一点没减。“我平时就爱做些小视频,今年过年,有了充裕的时间宅在家里,我就给父母拍了很多日常生活的视频,他们买菜、做饭、看书、打电话,甚至有时拌嘴都被我拍摄下来,然后制成了视频。他们看了都很感动,发给亲友,他们也都觉得非常好。”丁婷婷说。

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是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沉淀,是文明大厦的基础,是文化传统中的精华,要继承好、发扬好,真正发挥传统习俗文化凝聚人心、娱乐大众、丰富生活的作用。新媒体的大量运用、新方式的广泛普及、新风尚的逐渐形成,既给衣食住行提供了便利,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新”与“旧”的碰撞,传统与时尚的融合,必将促进社会文明与时俱进,为推动建成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涵养文化积淀。

“他们的坚守带来更多人的平安”

光明日报记者 姚亚奇

由于在外地工作,家住山东省昌邑市的杨园园回家次数不多。每年春节长假,陪伴家人、走亲访友几乎占据了她所有的假期安排。然而,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杨园园今年这个春节过得有些不一样。

“按照我们这里过年的习俗,大年初一我要去爷爷奶奶家拜年,初二去姥姥姥爷家,初三去姑姑家,几乎每天都有拜年、聚餐的安排。”杨园园说,为了防控疫情,今年的拜年习俗有了新形式。“今年过年,大家在家庭微信群里发了各种拜年视频,虽然不能当面聚会,但这种拜年方式也很有趣,而且把值得纪念的瞬间都留了下来。”

大年初二,杨园园一大早就给姥姥拨通了电话:“姥姥,现在疫情形势严峻,我今年不能去您家给您拜年啦。”“我知道,我们看了新闻,村里大喇叭每天都在广播,让大家不串门、不聚餐,防止传染。”让杨园园想不到的是,老人在面对疫情时,也能科学理性地应对,这让她也放心了很多。

“我看到周围很多村里,‘疫情当前,责任如山’‘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等条幅标语贴在醒目的地方,村民们在村口拉警戒线,开着电动车载着喇叭在村里喊防控疫情的口号,戴上红袖箍在村口检查。这些举措改变了春节团圆的方式,但却给更多人带来了安心和平安。”谈起村里的防控,杨园园很感动,“他们的坚守是今年春节最独特的风景线。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一定会渡过难关,迈过这道坎儿。”

过一个健康防疫的春节

光明日报记者 邱玥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