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1月6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和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共同发布了《加快中国燃煤电厂退出:通过逐厂评估探索可行的退役路径》报告,报告详细阐述了在全球1.5度和2度升温目标的背景下,加快中国燃煤机组退役的可行性以及不同路径。 报告发布后,北极星电力网也根据报告内容发布了《中国燃煤电厂被判了“死缓”?中外研究单位联发中国燃煤电厂退出评估报告》一文,因此,北极星电力网也收到了网友的数百条评论。 北极星电力网将网友关注的焦点收集整理,撰写出了11个问题,并得到了评估报告主要研究专家之一,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姜克隽研究员的回应。 电力君现将提问、回应及评估报告全文贴出,以飨读者! 提问 北极星电力网根据网友留言撰写的11个问题 一、关于报告出台方面的问题 1、报告的课题是如何诞生的?请从立项背景、流程等方面谈 2、报告为何选择和美国的研究单位合作?又为何选择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主笔? 3、各联合发布单位在报告的形成过程中都承担了哪些工作? 二、关于报告内容方面的问题 4、该报告是基于《巴黎协定》的目标来进行研究的,那么如何看待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5、众网友表示,从中国的国情来看,我们不应再以《巴黎协定》为背景来进行任何研究,即不应因环保而制约经济发展。请问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6、报告研究了1.5℃和2℃两个情景下的煤电退出路线,那么,根据20年及30年的设定,我国是否能够在20年-30年间完成对所有煤电厂的容量替代? 7、可以明确的是,如今我国的经济还在稳步发展,全社会用电量还在连年保持增长。如果对未来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情况作出预测的话,在预测的数据下,我国需要多少发电装机来满足用电需求? 8、也有网友提出,由于考虑到风、光发电的不稳定性,如果我们按照《巴黎协定》的目标来制定煤电退出计划的话,那么,在缺油少气、核电安全和储能技术限制、氢能还在萌芽的情况下,我们的能源需求和能源安全或将面临极大的挑战。请问报告的编写者和发布方是如何考虑这一问题的? 9、2019年,我国有多个地方的能监局已经发了多台煤电机组“延寿”的通知。并且,目前,我国对煤电机组增容提效、节能改造等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按照报告体现的只是按现有存量机组计划退出的话是不会造成资产搁浅问题,那么,报告的这一说法是否考虑到了我国煤电机组“延寿”以及改造资金不断投入的问题? 10、也有网友提出,如今我国现存的机组以及新上的机组基本都已经达到了超低排放的标准,那么这些煤电厂还需要对“气候变暖”问题“负责”吗? 三、关于报告受众方面的问题 11、该报告是供给哪些部门采用的?其目标受众是哪些?影响力有多大?对中国的中长期煤电政策会产生何种影响? 回应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姜克隽研究员撰文 《中国的能源转型:何去何从?》 中国正在处于一个转型时期,而且很可能是一个很关键的转型时期。转型包括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我们的研究重点是能源转型。转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认知和辨析,也会出现很多争论。这些争论很有价值,会帮着决策者和研究支持者更好的确定未来的方向。 从我的研究经历来说,能源转型的未来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争议。但是,作为学者,就是要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综合各种各样相关的因素,提出未来能源转型的方向。我们希望能够提供给公众和决策者一个有依据的转型道路。能源转型的分析需要经济学、社会学、决策学、未来学等跨领域的学术基础,使得能源转型的分析已经成为一个综合评估的主要应用领域。能够很好进行这样研究分析的学者也很有限,在学术界的交流中可以看出这样的状况。这样的研究也越来越复杂和庞大,需要研究人员长期投入和执着追求,也需要研究热情。 现在就来说一下大家的关切。 能源转型,特别是长期能源转型,总是有目标的。我们的研究中,主要以温室气体减排、大气质量目标、能源安全作为能源转型的驱动目标。如果不考虑这些,能源的发展就基本以经济性为主。 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我国已经和世界各国一道签署了巴黎协议,巴黎协议的目标就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还有不少人,包括决策者和学者,还都不清晰中国未来的减缓目标。巴黎协议目标是将全球升温在2100年左右控制在和工业化前,即1850年左右相比低于或者远低于2℃,力争做到1.5℃。因此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在全球目标下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在各个学术研究中,解析全球目标下中国的减排目标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基本格局是,要实现2℃升温目标,我国CO₂排放到2050年和目前相比减排65%左右,1.5℃升温目标需要我国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不同研究对我国的减排目标会有所不同,但是差别不是很大。目前能源活动贡献了我国CO₂排放的85%左右。 另外从大气质量目标来看,我国目前提出的是2030年所有城市达标,也就是实现35微克/m3的国家大气质量目标。目前更长期的大气质量目标的研究还在进程中,但是也在分析是不是可以到2050年能够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也即10-15微克/m3的标准。根据我们的分析,由于目前大气雾霾相关污染物的排放有三分之二来自于能源活动,而且考虑能源行业政策控制的宜实施性,未来大气雾霾相关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将首先依赖能源转型。因此如果2050年实现实现大气质量标准的话,能源转型的格局和实现气候目标下的转型非常一致。 能源转型的基本格局是到2050年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明显下降,会低于30%甚至10%。这些结果在很多实现气候目标和大气质量目标的研究中基本一致。可再生能源和核电的占比明显上升。在能源转型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将处于下降通道,特别是煤炭石油等。 这是一个全球趋势,这个趋势中有大量的经济和技术机会,对于中国来说,一定要在这个进程中扮演角色,促进经济发展。 目前的进程却被美国退出巴黎协议而产生了噪音。美国一直在国际环境协议中没有扮演角色,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进程中美国也是一样。美国已经进入退出巴黎协议正式进程,预计年底正式退出。 但是,美国退出巴黎协议和美国减排行动关联不大,到现在美国仍然是在能源和行业减排政策中在国际上排在前列的。现在美国是关闭燃煤电站最大的国家而且力度很大,美国计划在2040年之前关闭所有燃煤电厂。同时美国的企业很多都是国际企业,企业的战略在国际上也领先。美国没有因为退出巴黎协议有大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