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出炉,驻青高校中国海洋大学揽俩奖项,其中作为主持单位获奖1项。据悉,海大近年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涵盖海洋科学、水产养殖、海洋工程等特色研究领域。 由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院士领衔完成的成果“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海大时隔七年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也是海大近十五年来在海洋工程领域的第三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同时,海大于志刚教授作为第二完成人取得的成果“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学校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解读获奖项目】 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 项目名称: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项目简介:该项目属于港口工程、交通运输安全工程领域。研发了透空式新型近浅海构筑物及分析设计理论,发明了复杂恶劣海况下桩基施工与软基处理关键技术,创建了近浅海工程安全防浪、水下自动测控安装、损伤实时检测与修复加固新技术,形成了一套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体系。成功应用于30余项国内外重要工程,显著提升了我国海上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产生了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2.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奖项目 项目名称: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 项目简介:该项目属于海洋环境保护技术。首创了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技术与方法,解决了国际上赤潮治理长期存在二次污染、效率低、用量大、不能大规模应用的技术难题,引领了国内外赤潮治理技术的创新与进步。相关成果在我国近海大规模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相关技术出口美国、智利等国家,被誉为中国制造的“赤潮灭火器”,研究团队被国际同行誉为“国际赤潮治理的引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