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深化农民和小微企业资产授托融资模式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美好教育新生态“五重构”、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改革试点,有效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同时,将试点成功的改革项目向相近领域拓展、向试点外区域延伸,并积极向省内外先进地区学习改革经验,结合瓯海实际进行复制推广。 聚焦聚力高水平,实施“开放提档”行动 按照“一年冲五十、三年破百亿、五年成中心”的要求,全力推进全球商品贸易港扩容赋能,打造扩大全市进口贸易的核心引擎、浙南闽北赣东最大的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和“永不落幕的进博会”。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海西区等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生命线工程”,狠抓“152”工程谋划落地,推动外资招引实现新突破,确保回归税收3.5亿元以上、500强企业能在瓯落地。 聚焦聚力补短板,实施“攻坚提速”行动 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推进中央、省级环保和国土督察整改,抓好精准帮扶、金融风险防范举措落地。全力打好重大项目攻坚战,确保民间项目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以上,生态环境与公共设施投资、交通投资增长10%以上。全力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带和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不断提升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 聚焦聚力竞争力,实施“环境提标”行动 深入挖掘保护塘河、泽雅纸山、大罗山等优质山水资源,加强主塘河沿线开发建设,确保塘河文化、塘河生态景观取得重大突破,让千年塘河绽放异彩,打造生态环境最优区。持续开展“清垃圾、除破烂”美丽瓯海全域行动,打造生活环境最优区。制定实施营商环境发展规划,高标准开展“三服务”活动,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 聚焦聚力获得感,实施“民生提优”行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实施安置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新一轮民生实事三年行动,办好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让老百姓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 聚焦聚力现代化,实施“治理提能”行动 大力推进区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平安瓯海综合体)提质升级,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突出重点人群、车辆、出租房、涉众型案件管控、网络阵地等十个方面综合整治,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深化基层治理“一体两翼”模式创新,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乡贤治理模式,力争实现“小事办理、矛盾纠纷、诉求回应”不出村。 同时,我们将以纪念中共浙南一大召开90周年为主线,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在政治站位上钉钉子,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办好“大罗山干部学院”,积极开展纪念浙南一大召开90周年主题活动,切实把主题教育激发的干劲和热情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实际行动。在干事创业上担担子,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积极构建“两个担当”互动机制,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瓯海铁军。在固本强基上钉钉子,开展“基层基础大起底”“村社运行规范年”“村级组织换届准备六清”行动,统筹做好村社规模优化调整“后半篇文章”、后进村社整转、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推动“红色管家”向物业小区全覆盖,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样板。在风清气正上扎笼子,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推进清廉瓯海建设,营造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