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传统能源巨头探路新电气化世界:走出封闭研发 接入外部创新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02
摘要:冬日下午的上海张江国创中心略显冷清,车流人流量都迥异于上海市中心的拥挤繁忙。步入由超大液晶显示器旧厂房改造的建筑后,一个700平米的主会场里聚集了来自国

  冬日下午的上海张江国创中心略显冷清,车流人流量都迥异于上海市中心的拥挤繁忙。步入由超大液晶显示器旧厂房改造的建筑后,一个700平米的主会场里聚集了来自国家电网、中海油、壳牌、法能、埃克森美孚、上海电气等50余家能源企业的高管和创新业务负责人。

  但他们并不是当天唯一的主角,舞台的另一侧,9家能源创业企业陆续登台路演。初创企业们选择的赛道不同于传统概念里的具象能源——用电管理、热电智能化、电池储能、智慧电池,大数据、AI、云计算、建模、物联网等概念贯穿其间。

  这是全球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科技创新加速器Plug and Play近日举行的中国创新峰会上的一幕。该创新平台曾先后成功早期投资和孵化包括Google、PayPal、Dropbox在内的多家互联网行业科技巨头公司。2016年,Plug and Play能源与可持续项目启动。“(来到张江)就好像回到了硅谷。”Plug and Play中国能源与可持续项目负责人张加贝在硅谷总部工作三年后搬回了上海,希望在张江复制硅谷的能源开放式创新生态。

  能源行业身上总是贴着几张无国别差异的标签——封闭、垂直、高门槛与缓慢。这些不算鲜亮摩登的固有印象源于能源行业的自然垄断特性、极大的技术惯性和极低的容错率,新技术从理念到商业化应用,必须通过比其他行业更漫长严苛的验证通道。

  但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新技术、跨学科技术不断涌现,尤其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储能成本下降,持有大量重资产的传统能源巨头为保持“大象起舞”的能力和市场地位,逐渐走出仅仅依靠内部资源的集中式创新,开始拥抱外部创新力量。

  习惯于“内部消化”的能源重量级选手如何开放?

  无数行业声称通过引进外部创新技术为其带来新的繁荣。在此之前,封闭式创新大行其道:这一理念认为成功的创新需要企业全过程强有力的控制,企业必须自行研发技术并生产、销售产品,提供售后服务、财务支持。

  该思路用封闭的资金供给和有限的内部研发力量确保技术的保密和垄断,曾声名显赫的GE实验室、贝尔实验室、杜邦实验室等企业实验室都是典型。

  随着市场整体创新速度加快,封闭式创新的护城河效应削减,大企业为保持市场地位逐渐跳出创新界限,积极寻求外部的创新资源弥补内部的科研空白。

  与快消等领域相比,能源行业虽在开放式创新上慢了一步,但巨头们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在全球最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商之一壳牌集团(Shell)的中国创新与新能源技术总经理邓群看来,开放式创新在最近十年才真正热起来,由于油气行业比较保守,不轻易使用外界未经认证或没有示范的技术产品。“但在能源转型大背景下,很多技术迭代、新的业务领域石油公司没有经历过,有必要采取开放式创新。”

 1/4    1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