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供电公司按照全面感知、全时响应、全链共享的建设思路,从新兴技术融合应用和服务延伸商业运行两方面入手,以泛在物联智慧台区为基本构架,以介入式、非介入式居民负荷辨识技术为重要路径,高质量打造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工程。 古镇口示范台区的建成,构建了基于海量感知数据和智能分析处理的客户侧管理模式,促进了面向能源供需新格局的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落地,实现了客户侧全息感知。 “泛在电力物联网为世界一流配电网建设插上了翅膀。”看着眼前物联网云平台上展示的全物联网化台区运行数据,青岛供电公司运检部专工李晓悦说。 青岛供电公司在3月底建成的哈工程人才公寓配电物联网试点台区,在设计阶段即广泛融入了配电物联网技术,通过以智能配变终端作为台区物联组网的中枢设备,末端智能感知模组作为表箱、分支箱等物联感知设备,采取高速载波和微功率无线两种通信技术,受限应用与消息队列遥测传输两种通信协议,解决了低压智能设备种类多、数量大、安装位置分散的问题,实现了配电室高低压开关柜、配变、分支箱、客户表后开关的全物联网化。 此外,青岛供电公司针对金家岭金融区具有负荷高度密集、供电可靠性要求极高的特点,统筹实施配网资产国际对标、配电物联网示范区建设、高可靠性示范区建设,实现了配电物联网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我们遵循公司‘云-管-边-端’配电物联网技术路线,以金家岭金融区为整体,2019年9月完成了智能配变终端建设调试工作,同步建成了具备设备电气量、运行状态量实时监测分析等多种功能的示范配电室、箱变与柱上变台区。”李延真说。 李延真介绍,通过在示范区内增加状态感知设备,实现了配网设备智能监测,配网缺陷消缺及时率同比提升了82%。一线运维人员可利用移动终端实时查看设备运行状况,巡视频率增加一倍,工作量却降低了30%。运维班组原有16名巡视人员现在已压缩至12人,在未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提升了一线人员配置水平和作业效率。 金家岭示范区打通了智能配变终端与智能电表的数据通道,应用边缘计算实时分析客户用能状态,依托物联网云平台和供电服务指挥系统自动分析停电设备及范围,主动派发抢修任务单至一线班组,实现客户主动抢修服务模式,试点台区客户平均复电时长降至15分钟以内。 青岛供电公司严密编制新一代主站建设里程碑计划,完善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安全防护、市县一体化应用、配网方式计划、配网保护整定等高级应用功能的技术管理体系,确保新建主站于12月底前切主运行。
到2020年年底,青岛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届时,青岛配电网供电可靠率将提升至99.992%。其中,市区内A+类区域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6%,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运检作业带电化率、主动抢修覆盖率、电能质量监测率等全面提升至100%。供电可靠性、经济运行水平、电能质量、资产利用效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核心要素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