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手机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放下手机品书香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4
摘要:苗向东“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读什么书

苗向东

  “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读什么书!”这是目前流传甚广的一句话。前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说:“你或许会说,我在手机、Ipad和电脑上都可以读书呀。没错,理论上,这么说是正确的。但是实际上,你可以在自己的周围看一看,究竟有几个人可以在手机里、Ipad里和电脑里阅读整本的严肃书?”

  当我们受益于数字化的电子设备的时候,有可能也同时深受其害。纸质阅读属于传统阅读,也是一种深度阅读。而手机阅读带有泡沫化、碎片式的特点,过后即忘,并且多数内容缺乏深度,缺乏广度。当阅读变得速成化、浅薄化、碎片化、功利化……人们阅读一目十行、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囫囵吞枣、速战速决,阅读的惰性与浮躁。只求片面、实用、功利,科学家表示这样的阅读方式对训练全面深度的理解能力完全没有帮助,不能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文化或文学之中的真正内涵与乐趣,不会触及心灵、升华思想、感动生命、震撼灵魂,为此王蒙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刷屏”式的快速浏览没有了纸质“慢阅读”的那份宁静和耐心。只有端起书本,放慢阅读的速度才能唤回阅读的愉悦;从高品质的文字中找到乐趣和意义,在一种自由、慢节奏的文学熏陶中陶冶情操,滋养心灵,增加阅读兴趣,形成阅读的最佳状态,使精神变得饱满自在。传统读书主张细嚼慢咽、熟读精思。吃饭细嚼慢咽有益于胃的健康,有助于消化,读书也一样。

  读纸媒才能从容不迫,完成读书本应该完成的“思考”“质疑”“沉淀”的一系列精神活动,接受一次科学思维的系统训练和某个领域、学科的正确理念的全面熏陶!让读书的感悟结晶和积淀成为自己思想的内核,从中汲取到知识带来的精神养分,从中收获智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加深文字功底和人生的精华,让厚重的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对手机文章冠以“鸡汤”这样的反讽式的称谓。

  著名词作家闫肃老师曾说:“纸质图书更容易让人专注、投入。”为此香港中文大学曾推出“手机休息处”,鼓励同学们在进入图书馆时把手机放进去,因为手机的干扰使人无法专心,希望学生们可以专心阅读和学习。作家冯唐2017年夏天启动“凶残”的意志力,养成一个习惯:厕上、枕上、车上,不看手机;聚会酒肉聊天时,不看手机。作家李尚龙告诉我们一年每天少用两个小时手机,把这时间用来看书就能为“牛人”。那年初他决定在当年至少读50本书,于是当天就买了50本书,他过去晚上一般都是放松,不是玩游戏就是上网聊天,于是从那时开始他把每天晚上10点到睡前的时间挤出来看书、做笔记。第一周晚上他好几次都想玩把游戏,跟人聊会天,但他都忍住了。14天后他开始养成不用手机而是钻心读书的习惯,就这样到十月份50本书就看完了,他觉得自己确实真的“牛气冲天”了。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阅读并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消遣,阅读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读书应该从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吸收、有所思考、有所学习。美国人费尔森3年前就正式跟自己的iPhone说拜拜了。一次他阅读梭罗所著的《瓦尔登湖》,读着“人类已成为自己工具的工具。”第二天他就来到了瓦尔登湖。身临其境地继续读着书中的内容:“我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我希望活得坚毅,以斯巴达勇士般的姿态,清除一切与生活本质无关的东西。”

  从今天开始,放下手机、平板,拒绝游戏,少刷微博,放下微信,让纸质书籍代替电子图书吧!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