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政令之下,中国企业受到冲击是必然,但印度本身也受到波及。印度媒体《The Indian Express》报道,当这些受欢迎的中国手机应用停掉之后,用户将不得不寻找替代品。此外,这些平台中的大多数都有印度创作者,他们通过平台获得收入。 这次的政令让一位印度出海创业者想到了当初莫迪政府颁布的废钞令。当时他在印度,一早起来,发现手上的钱都成了废纸。商店不收大额现金、银行排满了人,无数游行、集会都未改变废钞令的执行。这就是印度国家政策下达的方式。 受波及的可能不只是互联网公司 “印度人从英国人那里学到了很多实用主义的精髓。”前述通信业人士分析认为印度此次屏蔽是中美脱钩背景下的“投名状”。印度当局的禁令可能不仅仅局限在中国的互联网产品,下一步可能打击中国的电子设备,这或将波及国内最大的两家通信巨头华为和中兴。这两家公司在印度布局了几十万的基站。 此外,印度还是上述两家公司在廉价手机业务上重要的市场。在收入方面,以中兴为例,它的手机业务在印度一年的收入在 30 - 40 亿美元。“虽然印度不是最赚钱的,但这个市场可以走量,从而帮助降低总体的海外成本。” 他对《晚点 LatePost》表示,做好全球市场主要应把握三个主题:一是中国发展趋势;二是美国政治走向;三是中美关系对具体市场的影响。 中国最早进行国际化的建筑、石化、家电等产业公司,大部分在海外有一定的人脉积累,对海外情况了解较多。近年来快速国际化的科技和互联网企业,则情况各异。上述人士认为,目前中国多数做全球市场的互联网公司对国际关系的理解都是不足的。而大公司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智库就蒙眼狂奔,相当于盲人摸象。字节跳动是少数正在公开招聘国际形势研判专家的公司。 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控制着印度 80% 以上的智能手机市场,除了三星,印度市场几乎被中国手机制造商占领,以小米、OPPO、Realme(OPPO 子品牌)、vivo、华为为主。其中小米占比最大。小米也是手机公司当中更依赖互联网软件服务,试图在硬件以外获利的一家。其他公司都将互联网服务完全交给 Google。 2017 年 12 月开始,印度政府两度提高手机关税,从 10% 到 15% 再到 20%。并且手机核心零部件也要征收 10%-15% 关税。华为、小米、vivo、OPPO 等中国主要手机品牌相继在印度建厂以降低税收成本。 手机公司有更多乐观的理由。多年残酷竞争之后,全球手机厂商基本只剩下苹果、三星和中国企业。中国公司提供的中低端手机产品基本无法替代。 而手机厂商和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在印度建厂,为所在邦的政府带来大量就业和税收。这些在冲突中都是筹码。但 2020 年,又有什么是确定的? 曾经,互联网是一个跨越国境的存在。2010 年之后,越来越多国家对于内容审核、数据存放做出明确要求。公民数据不离岸已经成为常态。为了向所在地政府示好,跨国经营的公司也在海外市场雇佣更多员工。 现在,完成这些要求也不再能保证太阳可以照常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