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历程时会发现,2011年小米手机的发布,较大程度上扭转了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轨迹。如果不是小米手机的出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由海外品牌垄断的传统旧秩序就很难被打破,中国智能手机企业也就根本无法实现今日的盛况。未来如果没有小米公司的参与,一方面其他智能手机企业势必会加速利润收割的步伐,损害到消费者利益,另外一方面,当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在全球范围挑战三星与苹果等海外竞争对手时,也将缺少一个最重要的创新源泉。 前不久和一位企业家交流,笔者问其希望将企业最终做成什么模样时,他思考了一下说,“世界上有一种企业,一旦失去了,这个世界会觉得怅然若失,而不是幸灾乐祸,我们希望成为这样的一家企业。” 这位企业家的回答给了笔者很大启示,这确实是衡量好企业与坏企业的重要标准。如果一家企业消失了,人们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或者感到幸灾乐祸,那这家企业一定没有为用户、为产业、为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而如果一家企业消失了,用户、合作伙伴甚至友商都会感到惋惜,那这家企业一定为用户、为产业、为社会贡献过巨大价值。 例如阿里、腾讯、万达、万科、格力与长城汽车等中国各个领域的标杆企业,它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用户提供了与众不同的产品与服务,进而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如果不是这些企业的出现,不仅用户很难享受到当前品质水准的产品与服务,其所处的整个产业也不会是当下的模样。 智能手机产业是近些年中国品牌迅速崛起的一个代表领域,IDC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排行前五名中,除了苹果手机位列第五位外,华为、小米、OPPO与vivo等四个中国品牌占据了前四席。即使放到全球市场,“华米OV”也占据了前六名中的四个席位,另外两家是三星和苹果。 华为、小米、OPPO与vivo等多个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能集体在全球市场有如此出色的市场表现,这在中国所有产业领域都是绝无仅有的。那么,这些中国智能手机品牌是如何实现这一杰出成就的呢? 当我们系统复盘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历程时会发现,2011年小米手机的发布,较大程度上扭转了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轨迹。如果不是小米手机的出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由海外品牌垄断的传统旧秩序将很难被打破,中国智能手机企业也就根本无法实现今日的盛况。 2007年苹果手机发布,2008年第一部安卓手机发布,正式掀起了全球智能手机时代的大幕。在接下来的2009-2010年,由于智能手机刚开始兴起,当时占据先发优势的主要还是海外品牌,中国手机企业相对后知后觉。 直到2011年底,占据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前7位的依旧是诺基亚、三星、HTC、索爱、摩托罗拉、LG与苹果等海外品牌。当时,华为、联想、OPPO与vivo等手机厂商都正处在由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型的混沌阶段,尚未找到清晰的产品方向。 2011年10月,小米公司面向智能手机发烧友,发布了第一代基于MIUI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售价1999元,采用线上营销与销售的模式。这成为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为混沌中的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带来了一线光明。 小米模式的出现得益于其创始人雷军的独特经历。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1992年初,加盟金山软件,后出任金山软件CEO,并于2007年带领金山软件实现IPO上市,其是中国IT产业的元老级人物。在金山软件完成上市后,雷军辞去金山CEO,开始全职做天使投资人,相继投资了拉卡拉 、卓越网、欢聚时代 、凡客诚品与UC浏览器等一系列知名互联网企业,成为当时国内互联网领域最著名的天使投资人之一。 金山软件与互联网行业天使投资的从业经历,让雷军成为国内几乎唯一对软件与互联网领域都颇为熟悉的人。 一方面苹果与安卓手机的出现,让雷军敏锐地洞察到了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的大势;另一方面在当时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海外品牌手机不仅售价昂贵,其携带的原生安卓操作系统也不符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操作体验很差,而国内手机品牌还主要以功能机为主,所以中国消费者迫切希望有企业能提供更符合国人使用习惯,更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 正是这样的背景,让雷军看到用新模式去颠覆传统手机产业的机会。 2010年4月,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雷军再次踏上创业征程,他联合林斌、周光平、黎万强、黄江吉与洪峰等创建了小米公司,先是推出了基于原生安卓系统深度优化的,更符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手机操作系统MIUI,解决了原生安卓系统体验差的行业痛点,在智能手机发烧友群体大受欢迎,之后又基于MIUI操作系统推出“硬件+软件+互联网”铁人三项模式的小米手机。 小米手机是集雷军过往所有经验的一次大成之作,如果不是其在软件、互联网与投资等多个领域的特殊经历,如果不是其在创建小米公司之前就已经具备了充足的财富与成熟的团队领导能力,如果不是雷军在年满40岁还具有旺盛的创业斗志,就根本不可能有小米模式的出现。 所以,小米公司的出现既是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趋势下的必然产物,又因为其模式与创始人雷军的独特经历息息相关,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凭借超高的产品性价比,流畅的MIUI操作系统体验与当时堪称颠覆性的互联网营销与销售模式,小米手机一经发布便迅速受到用户追捧,并在接下来的2012-2014年势如破竹,相继打败了诺基亚、摩托罗拉、HTC、LG与三星等所有的海外智能手机品牌,登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销量冠军。 小米手机的革命性模式,一方面开始瓦解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由海外品牌垄断的传统旧秩序,另一方面为华为、OPPO与vivo等还处于探索期的中国手机厂商指明了发展方向,让它们耳目一新,纷纷效仿。 2012年3月,华为手机先是效仿小米网的线上销售模式,推出华为商城;2012年8月,又效仿MIUI操作系统,推出基于安卓系统深度优化的Emotion UI;2013年,更是推出互联网品牌荣耀,全面对标小米。 OPPO与vivo则分别于2013年4月、10月效仿小米的MIUI,推出了自己基于安卓系统深度定制的ColorOS与Funtouch OS。ColorOS与Funtouch OS的推出是OPPO与vivo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大大提升了其手机产品的互联网与智能体验。 2014年4月,OPPO前副总经理刘作虎创立互联网手机品牌一加,全面对标小米,承担起协助OPPO开拓线上市场的重任。2019年初,线下渠道已经遇到增长天花板的vivo,也正式成立互联网手机品牌iQOO,跟进小米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