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手机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贷款App致自杀福彩App坑钱财,手机App治乱有多难?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15
摘要:贷款App致自杀、福彩App坑钱财,手机App治乱有多难?

贷款App致自杀福彩App坑钱财,手机App治乱有多难?

吴之如/漫画

新年伊始,在保障公民隐私权方面国家工信部果断出手,这次瞄准的是过度索取个人信息的手机App。

2020年1月3日,人人视频、春雨计步器、微唱-原创音乐三款App因未按要求进行整改,工信部对其进行了下架处理。紧接着1月8日,工信部再次列出了包括瑞幸咖啡在内的15款App侵害用户权益,要求17日前整改完成。

接连点名要求整改,并勒令下架违规手机App,工信部整治手机App乱象的决心不可谓不足。然而,手机App存在的问题不止于此。贷款App横行致用户陷入套路贷自杀、高仿App抢占官方App市场、福彩App坑骗用户钱财……各种乱象,不一而足。多名受访专家告诉记者,仅仅由国家机关重罚违规手机App是不够的,在源头上掐断问题App的上线,才能让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小贷App暗藏套路贷

央视财经栏目报道称,辽宁的方女士在刷社交软件时,看到“无利息、无抵押、放款快”的贷款广告,手头紧张的她下载贷款App后,就按照要求填写姓名、上传身份证件等个人信息申请贷款。没想到这成了噩梦的开始。

她最初下载了两三个贷款软件,贷款2000元,到手只有1400元,砍头息高达30%。在没钱还款时,手机短信就会收到新的借贷App下载链接,诱导其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继续贷款。最多时方女士的手机上有100多个贷款App,两个月过后,她从最开始的小额借款已经变成了欠各种小贷平台50多万元。暴力催债人员让她精神恐慌,差点自杀,最终家里通过卖房才堵上了贷款漏洞。

近日,黑龙江省七台河警方侦破的公安部督办“7·30”套路贷专案显示,很多小贷App都来自一个名叫“阿尔法象”的系统开发商,小贷公司只要以每年48800元、78800元、98800元不等的价格租他们的系统,就可以量身定制套路贷App。更可怕的是,为了拉拢客户,系统开发商还为套路贷犯罪团伙提供推广、介绍催收、对接第三方支付公司和数据公司等“一条龙”服务。据悉,最高时开发商同时有855个小贷App上线运营,数十人疑似因被套路贷催收自杀身亡。

根据合同法规定,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更何况手机App贷款中高额的“砍头息”。这些手机App研发时,难道没有法律对其作出约束吗?

“网络安全法对App开发者做了框架性的规定。”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力告诉记者,任何个人和组织发送的电子信息、提供的应用软件,不得设置恶意程序,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否则将面临警告、罚款,甚至刑事处罚。

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吴沈括也表示,2016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出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也写明,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高仿App、福彩App横行

目前手机App的下载,主要通过两种途径,除了PC端扫描二维码下载外,普通用户最常用的还是通过苹果、应用宝等应用市场下载手机App,认为更可靠。但实际上,应用市场里上线的手机App问题也不少。

据新华社报道,济南市民韩先生下载了一款银行信用卡App,不久后却发现银行卡被盗刷、被贷款。前往银行营业点核实才发现,他下载的客户端实为高仿,并不是银行自己的App。在安智网、酷安网等应用市场中检索“北京公交”,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排名靠前的几款App,并不是由北京公交集团推出的官方软件。这些手机客户端,有些不具备正常的使用功能,却在使用之前要求获取用户各种信息,有些则包含大量广告。高仿公交App中,下载量最高的已达30.8万次。

“高仿App的出现,给用户和正版App都带来了消极影响。”张力说,对于用户而言,高仿App的开发者可以盗用、冒用用户姓名从事民事活动,给用户带来损失。也可以将窃取的用户照片,以营利为目的用于广告、商业展览、印刷挂历等,以此增加引流的可能性。

“报道中出现的银行卡被盗刷,可能就是这些App盗用了用户账号和密码的信息,从而窃取用户财产。”张力说,普遍来看,高仿App会利用平台技术,未经用户同意私自收集、使用、出售、转让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会因信息泄露而收到各种商业推销电话,生活安宁难以得到保障,隐私权也受到侵犯。

高仿App也冲击了官方App的发展。张力介绍,利用官方App名义从事违法活动,会让官方App商业信誉蒙受贬损,用户黏性降低;“当用户受到侵害时,高仿App开发者迅速逃匿,而因为高仿App与官方App难以区分,用户往往会对官方App提起诉讼,加重了官方App的诉累,增加了经营成本。”他补充说,高仿App也会分流客户,导致官方App经济效益下降。

吴沈括认为,高仿App通过各种渠道推广诱导用户下载,模仿或者假冒相关正版App的行为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如果高仿App对用户财产造成侵害,则可能涉嫌违反相关行政法律规范,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触犯刑法、构成犯罪。

高仿App会导致用户信息泄露,没有官方授权、擅自开发的福彩App上线,更是违法收割了不知情用户的大笔资金。2018年7月,苹果应用商店被爆出存在大量赌博和福彩App,有用户通过App购买福彩损失12万元。报道刊发后,苹果公司迅速进行整治,称将应用商店中超过2.5万款涉及假彩票、赌博等非法App进行了下架。

而我国《互联网销售彩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开展互联网销售福利彩票业务,需经财政部批准。据了解,截至目前,财政部尚未批准任何福利彩票机构开展利用互联网销售福利彩票业务。

规则的制定者与秩序的破坏者

手机App在应用市场上线管理,制度方面并非空白。《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要求,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开发者)要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不得制作、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应用程序。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应用程序提供者履行管理责任,对应用程序提供者进行真实性、安全性、合法性等审核,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督促应用程序提供者发布合法信息内容,建立健全安全审核机制,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