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6部门举办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候选人正在公示中,中国文明网在其官方微信订阅号连发5幅海报,推广“点赞道德模范”活动,组织网友通过手机、网页为美德点赞,向模范学习。短短一周,参与点赞总数已达976万人次,其中,姚贝娜高居人气榜首。 “助人为乐”类候选人姚贝娜,以237万赞数,高居各类点赞人气榜榜首。姚贝娜,生前系华谊兄弟音乐公司签约艺人。作为广受群众喜爱的优秀青年歌手,姚贝娜热心公益,全力参与各种慈善活动,不幸患绝症早逝,家人按照她的嘱托把眼角膜捐献给多位眼疾患者,使他们重获光明。 “海南十大最美小镇”海南省国营八一总场场长罗永华,以125万赞数,位居“诚实守信”类人气榜榜首。2007年11月,罗永华被临危受命为八一总场场长。从那以后,他牢记承诺,开启二次创业,盘活八一水泥厂、八一金岭水泥厂两大工厂,组建了八一明湖等民营股份公司,坚持诚信经营,终于还清历史债务、转亏为盈。短短6年,罗永华兑现了他的诺言,八一摘得“全国文明单位”和“海南十大最美小镇”荣誉。 “点赞道德模范”活动开设留言台,网友累计留言数1万多条,各界人士踊跃分享读模范故事后的美德感悟。 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网友: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一直做好事,我们要为他点赞,将社会正能量传递出去。 网友严曙光:希望道德模范能影响带动周围的人,让大家一起做起来,崇尚中国优良传统和品质,社会便和谐安宁,人们便幸福安康! 南通司法局网友:我们的社会需要道德模范的引领,需要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诚信友善,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的行为,不断提升人文情怀! 自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和主要事迹公布后,全国各地反响热烈。此次评选表彰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全国活动组委会对各地及军队系统推荐程序和候选人资格、事迹进行了认真审核,报经中央文明委领导审定,公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327名。其中,助人为乐类71名、见义勇为类63名、诚实守信类63名、敬业奉献类71名、孝老爱亲类59名。 这些候选人来自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分布广泛、事迹感人突出、社会影响重大。从性别结构看,男性240人,女性99人;从政治面貌看,中共党员200人,民主党派6人,无党派人士3人;从民族结构看,汉族290人,少数民族49人;从年龄结构看,最小的17岁,最大的100岁。他们包含了工人、农民、军人、学生、教师、社区居民、基层干部、公安干警、企业管理者、个体劳动者等不同群体。这些候选人就生活在老百姓的身边,这些动人事迹曾被多少男女老少亲眼目睹、亲身感受,这些善行义举一直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人们更切身感受到这些模范这些事迹的可亲可敬可学,他们正在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 主办单位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和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网站同步刊登候选人事迹;同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进行滚动展播。目前,在中央文明办和各地文明办的组织下,“道德模范在身边”学习宣传活动蓬勃兴起,其中,“德耀中华”专题宣传、道德模范“故事会”、道德模范基层宣讲、道德模范“传帮带”等,不但深入促进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更让学习道德模范、宣传道德模范蔚然成风。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既要让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成为全社会的榜样,更要让他们的精神薪火相传。如今,开展道德模范“传帮带”活动的活动小组、工作室、爱心团队、志愿服务队等形式不断涌现。 3.21世纪是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的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正以锐不可当的影响力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也对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双重影响。 辅助生殖技术亦称医学助孕,就是运用人工方法使不育夫妇达到生育目的的一种新技术,包括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试管婴儿)、胚胎移植、代理母亲等等。这引起了一系列道德争论:首先,代孕母亲是用一对夫妇中男方的精子,使另一名妇女体内的卵子受精,待婴儿出生后交给原夫妇,代孕母亲收取一定的报酬。这种做法不仅使婴儿商品化,同时也使夫妇二人中加入了第三者,这就使亲子关系以及谁是孩子的真正母亲难以确定。其次,人工授精虽然可使不孕夫妇生育,使家庭更加稳定、幸福,但人们也担心,如果不是用夫妇的精卵而是用社会提供的精卵受孕,就动摇了丈夫就是父亲、妻子就是母亲的家庭人伦关系基础。试管婴儿不仅打乱了几千年来人类敷衍后代的传统方式,而且可能导致人类的近亲繁殖和人口素质的下降,人类伦理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复杂,从而给传统伦理出了难题。 15世纪以来,文艺复兴的旗帜重新树立了人的尊严,人类开始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狂热追求,形成了天人对立的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存与价值观。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们无视自然规律,用新技术任意开采掠夺大自然,这不断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20世纪后半期,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沙尘暴天气,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干旱与荒漠化等现象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不得不反思以毁灭性索取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观念,重新建立以维持生态平衡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新型的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观。 我国是世界上计算机用户最多的国家,而在互联网上,汉语信息仅占8%,中文输入与输出分别为0.03%和0.02%,英语却占95%,法语占3%,其它语系所占不到2%,显然在信息方面西方国家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自然,绝大多数的信息及利润也被西方国家所垄断,这是极其不平等的,从伦理角度看也是不道德的。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不满。 传统的交往方式是人与人的直接交往,感受人的音容笑貌,其间充满亲情、友情、人情等极强的情感因素,网络化使计算机充当了人们交往的媒介,面对计算机,人们感受不到对方的反映,可视性、亲和感消失,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变得精神麻木、孤僻冷漠,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和对社会生活的漠不关心。社会上一时间出现的见死不救、见危不扶等现象不能说不与此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