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关注度背后,是对制度性短板的忧虑。记者了解到,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立法,我国的家庭教育立法明显滞后,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条款散见于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部法律中。而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些部门规范性文件,也存在主体不明确、效力等级低、保障力度弱、执行难度大等问题。 由此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家庭教育被视为学校教育的附属,缺乏有效的规范、指导和监督。与此同时,家庭教育机构缺乏专业规范,服务市场混乱,服务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升,无法满足家庭的现实需求。 此前,省妇联在调研中发现,95.3%的受访人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通过立法来规范家庭教育服务和管理;88.6%的受访人认为政府应在家庭教育服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省有关部门相关调查数据充分说明,社会对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立法的重视和认同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目前,在家庭教育方面,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聚焦国内,2016年5月,重庆市在全国率先通过《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随后,贵州、山西、江西等省也相继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这些都为浙江省家庭教育立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的条例草案共设总则、家庭、政府、学校、社会、法律保障、附则等七章共四十五条,全文贯穿“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宗旨,突出“立德树人”理念,重点围绕父母责任不清晰、学校指导不全面、政策支持不强、部门协同不够、专业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进行系统规范,同时针对未成年人沉湎网络、童模权益保护、校外课业培训繁重、女童性侵案件高发等社会热点问题,作了针对性的规定。 有教育专家表示,立法的目的是以法律的威严让家长重视家庭教育、让全社会关注家庭教育,给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同时“授之以渔”——通过明确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各方责任,让广大青少年既掌握真才实学,又不断增进个人道德修养、社会担当、家国情怀,拥有一片身心健康成长的蓝天。(浙江在线记者 翁浩浩 吴佳妮 何双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