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讯(记者孙欢)作为著名作家和编剧,从《蜗居》《王贵与安娜》到《双面胶》《心术》,六六几乎每部作品都因直击现实成为热点。眼下,由六六参与编剧,闫妮和张嘉译两位西安演员主演的《少年派》再度成为大火现象剧。该剧围绕一群高中生和他们的不同家庭展开,关注全民教育焦虑话题,开播以来数次登上话题热搜榜,让不少观众深有共鸣并大呼“看到了自家生活。” 与电视剧热播相应,《少年派》的图书版近日也正式出版问世,18日,六六在全国媒体记者群中,接受了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采访,作为《少年派》的原著作者、电视版编剧,六六同样也是一名母亲,关于家庭教育,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教育的误区不是孩子的,而是家长的 记者:《少年派》刻画了很多高中生和不同家庭,有原型吗?有您孩子的影子吗? 六六:书中的原型其实是很多高中的孩子,包括我朋友的女儿,我的儿子可能有点儿接近剧里的江天昊,他很活泼,兴趣爱好很广泛。但是我和剧里的父母不太一样,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记者:您的这部作品反映了很多教育话题,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六六:现在教育的误区不是孩子的,而是家长的,家长对自己的认知有误区,对孩子的认知有误区。因为家长看到的电视里、新闻中的孩子都是优秀的代表,很多家长就把自己的所有希望投射到孩子身上,有一种鸟自己不飞,孵出蛋来让孩子飞的感觉。但如果家长不学习,让孩子学习,孩子也会有抵触心理。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长,才是完整的人生。 家长的过分焦虑,是对孩子的诅咒 记者:“教育焦虑”似乎已经成了时下家庭中的普遍现象,你怎么看待这种焦虑? 六六:我的导师跟我说过一段话,他说家长过分的焦虑或者担忧,是对孩子的诅咒。你指望他自律,你把他管得精确到每分每秒,那么他有一天一旦离开了你,自我放飞的时候,他还会自律吗?他根本不会,他要尽情享受自由。孩子大方向不错,不出问题,是个善良的孩子,会掌控自己的时间就可以了。 记者:很多人在初为父母时都希望给孩子快乐童年,但却不由自主在大环境下成为“虎妈”、“狼爸”,你认为家长们应该如何修行? 六六:我不会把我的压力转嫁给孩子,首先我没什么生活的压力,我觉得我儿子跟我差不多,过得也没什么压力。他没有考学的压力,因为他知道无论考哪个大学,他妈都觉得挺好,我不就是安徽大学委培生吗,我儿子只要考得比我强一点儿,那就说明他比我进步了。 唠叨的妈妈带出正常的孩子 记者:《少年派》里闫妮饰演的妈妈王胜男超级唠叨,你自己也说过,“唠叨的妈带出的孩子正常”,为什么这么说? 六六:什么是父母角色存在?从我们见到孩子的第一天起,你带着孩子反复地教他认识花、草、鱼,告诉他什么是可爱,什么是讨厌,什么是努力,什么是沮丧,这些就是父母三观的体现。一个唠叨的妈妈,会不停地给孩子输入正确的、普世的价值观,一般都会符合大众审美,让你跟人、跟社会的沟通是正常的。一个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角色缺失的孩子,没有人唠叨的孩子,他的是非观念往往会很模糊。 记者:《少年派》的主角林妙妙,学习成绩一般,但兴趣广泛,你怎么看待这样的孩子? 六六:我相信成绩不好的孩子在这个社会上是大多数。我儿子在学校里成绩就属于中等,但是我作为母亲对他是非常满意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能够在一个好的中学达到中等,和我在社会所处的位置是匹配的。我也没有达到马云和马化腾那个程度,也就是个普通人,干自己喜欢的事业,有自己的特长,工作可以养家糊口。而孩子也做到达到中等,这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