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0日盐城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今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盐城实验中学(简称“华师盐中”)将正式开学,这也是华东师大首所真正意义上的校地合作学校。5月18日,华师盐中举行招生咨询会,吸引300多名家长,现场座无虚席,胡佳校长所阐释的该校“一切为了更美”的办学理念更引起家长们的共鸣。 不一样的校长:让小草和鲜花一样美丽 华师盐中校长胡佳的身上,有着两个“特级教师”的头衔,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1986年,胡佳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分配回家乡湖北省一所省重点中学工作,他从一名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为湖北省特级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7岁时成为省重点中学校长、党委书记。 2004年,因为孩子的缘故,胡佳搬到了上海。原本可以直接应聘上海某学校的校长,而胡佳觉得,上海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前沿,自己得先从一名教师做起。在他看来,这既是自我挑战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升华的过程。是金子总会发亮,通过努力,很快成为上海市特级教师。 2011年,胡佳就任上海市金汇高级中学校长。此时的金汇高级中学,在人们心中,是闵行区一所最“差”的公办高中,本科率不足30%。接任校长后的他做出了令人意外的举动:将每周3节体育课调整为5节,将每天10节课时改为9节。面对众多人的疑惑和不满,他说:“文化成绩不是靠加班加点得来的!” 与此同时,胡佳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提出了课堂教学“3+4+5”核心知识培养、“4*4”核心素养培育的施教理念。所谓“3+4+5”,即三原则:学生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以今天的愉悦保证每天的成功,以今天的成功奠定明天的辉煌;四特点:身动、心动、神动、贯通;五追求: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平衡,智慧启迪与人格完善的协调,城市精神与公民素养的统一,个性鲜明与善于合作的和谐,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融合。 胡佳还提出,在尊重学生的天赋、能力、个性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出充足的空间,激励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成长。 通过7年的努力,去年,金汇高级中学本科率超过90%,成为上海众多家长眼里的“好”学校。 “我一辈子想做好的,就是当一名好教师、好校长。这次受华东师大的邀请,出任华东师范大学盐城实验中学的校长,也是源于这个愿望。”胡佳说,“在盐城,我将有机会完完整整地经历一所学校从无到有的过程,同时,也能将自己从教30多年的经验倾注到学校和学生身上。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幸事。” 不一样的学校:有一种骄傲叫“不仅看分数” 盐城素有“耕读传家”的淳朴民风,学子的勤奋刻苦众所周知;华东师大系列附校在国内教育界声名远扬,人文情怀、创新精神以及前瞻性的国际视野有目共睹。融合盐沪优势,将这两种特质合二为一,培养既有开放式思维又懂得刻苦钻研的新型学子,正是双方的共同目标。 华东师大系列附校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非常注重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在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方案的同时,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提供的优质科创教育平台,高起点、高水平发展科创教育特色,以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为出发点,注重学生兴趣养成,多学科、多领域并进发展。“现在国内外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科创能力,许多著名高校招生时特别注重学生参加科创类竞赛的情况。我们华师系列学校培养的学生,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胡佳自信地说。 实施“卓越班”计划和基于“科创”的科技特色行动,是华师盐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将每学期组织优秀生到上海或国外免费游学1周;每年选拔优秀生到华东师大第二附中参加“卓越营”培训,感受不同教育氛围,为这些孩子将来到上海乃至世界各地求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这里所说的优秀生,包括那些进步特别明显的学生。”胡佳强调。 “我们有个‘百分百+’计划,即100%的学生掌握一项终生喜欢的体育项目,100%的学生有研究课题,100%的学生有社团活动,100%的学生有科创探究实验,100%的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100%的学生在校刊及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胡佳说,为了将计划落实,学校按照全球领先的“第三代学校”设计理念,建设“六大功能区”,即科创探究中心,含STEM现代实验室、科创工作室等;多元学习中心,含人文与科学学科教室、合作学习区等;体艺创意中心,含创意制作、媒体艺术与设计实验室、游泳馆等;学习辅导中心,含“两大一小”教室、师生交流和个别化辅导室等;生活服务中心,含4人公寓式宿舍楼、现代化餐厅等;教师培训中心,即华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盐城教师培训中心。学校还将依托盐城市城南新区的“现代教育云”“大数据”等移动互联网技术,使科技成果真正走入校园,让师生在校园中体验信息革命的生动智慧美。 “学校的一切行为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不仅要对学生的分数负责,更要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负责;不仅要对学生的高考负责,更要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说这话时,胡佳显得格外坚定。 不一样的教育:用行走的脚印演绎多彩画卷 每一位理性的家长都希望将孩子交给“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灵魂有爱”的老师。而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更要有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还要积极、负责、敢担当。 在过去一年的新校筹备过程中,对教师的培训始终是“重中之重”。学校在引导教师发展、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上充分利用华东师大在基础教育中的优势资源,将学校青年教师派到华东师大接受专业、系统的系列专家培训,由华东师大教授讲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论、方法论,分享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教师头脑。此外,学校青年教师走进华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与导师结队形成一对一的“师徒制”,由导师“手把手”传授教学经验,将上海基础教育的先进模式全方位展示给青年教师,实现了学校教师的高位发展。学校在引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也不断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先后开展了10个主题的专题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