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专家: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关键在落实(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5
摘要:为满足我国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2018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立足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和“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国家战略,结合“

为满足我国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2018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立足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和“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国家战略,结合“立德树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提出要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社会公民,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指明方向。那么,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标准就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研制1-9年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了实现义教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衔接,需要加快研制“1-9年级国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引领学生掌握信息社会社会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逐步具有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正确思维方式,了解人、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养成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良好行为习惯与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扣好信息技术应用的“第一粒扣子”。

强调学校信息素养教育主渠道作用。学校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渠道,配合社会和家庭,形成信息素养的教育体系。学校不能把信息素养教育的责任推给社会、推给家庭,更不能推给风起云涌的商业培训机构。学校是对全体青少年的,社会培训机构解决的非常少数有特别兴趣爱好的学生差别话学习的问题,是一个补充。学校校长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同样要关注他们的信息素养,学校校长不能只关注语数理化生,同样要关注信息科学,学校校长不能只关注少数竞赛,更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教育。

关注一线教师的“抓手”和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培训。信息素养内涵的发展,新技术、新技能的不断出现,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制定实施后,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师培训,确保课程标准有效实施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组织编写《基于标准的信息科技教学培训手册》,做好相应的培训设计,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分析课程标准的方法与策略、基于标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观察与研讨等内容合理地融入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之中。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要积极发现、搜集、宣传和推介好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课堂安排和案例选择,让一线老师有抓手。

实施信息技术教材的研发和审查机制。信息技术教材是中小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学习的基本载体,它直接影响着信息科技课程的实施成效。在教材研发和使用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信息技术教材的审查力度、丰富审查手段(例如,建立网络审查机制)。此外,由于受信息技术本身发展迅速的影响,也要鼓励信息技术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的综合开发,纸质教材强调信息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内容,电子教材可作为技术实践活动的支持。

创设科学的信息技术学业评价方式。积极探索实施伴随式学业评价技术,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借鉴国际信息技术学业评价经验(例如A-LEVEL,IB),推动信息科技学科成为高考中的等级考试学科,吸收大学先修课程的国内外已有经验,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信息科技类大学先修课程,逐步实现信息技术学业评价的数字化胜任力达标性评价与专业选拔性评价的双重功能。

加强对社会机构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监管。从内容与方法来看,信息技术教育是专业领域的教育,专业领域教育就需要专业教师和有资质的机构,也就是说任何机构要从事信息技术教育都要取得相应的认证资质。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建立起社会机构开展信息技术社会教育的准入机制,加强教育质量监管与评估,规范社会机构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熊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 教授)、李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副教授)


(责编:吴梦萱(实习生)、熊旭)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