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轶琳5月30日报道:同样一套乐高积木,不同的人分工合作,却能搭出造型、大小完全不同的小猪。学校教育能否放慢脚步,把重点更多地放在体验式学习,让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高沟通和合作的技能,并培养学生的超人类思维方式。 5月28-29日,以“今日多语言学习,成就明日国际人才”为题的上海优质教育论坛在上海纽约大学举行。论坛展示了上海近年来优质教育的经验成果。海内外知名教育实践者、学者及专业人士等热烈探讨国际前沿教育理念,并针对目前小学与学前教育的热门议题,如多语言学习、核心素养与优质教育等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论坛上,中国教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作了“聚焦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专题报告,提出培养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应将“知识为本的教育”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育”。“孩子的学习模式和教师的角色都在转变。孩子的学习模式变为混合学习,即面对面与在线学习互补。而教师的角色也转变为课程开发者、教学和学生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需关注问题化学习、情景化教学以及单元设置。”尹后庆表示,家校之间应加强合作,营造良好的核心素养培养的环境,致力于共同提升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 21世纪社会快速发展,教育是否也需要实行“速成教育”?纽约大学教授Catherine Milne在论坛上让嘉宾体验了“合作搭乐高小猪”的游戏,并提出“慢教育”对孩子更有益处。她表示,慢教育应促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习体验应建立于现实生活之中;专注过程而非结果;遵循材料的特性;为修改和探索留出空间和时间;使用科技以加强学习效果;支持教师与学习者积极进行尝试。 同时,国际著名的幼儿家庭政策专家、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Sharon Lynn Kagan教授以“早期优势:全球早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为主题进行了演讲。论坛还举办了幼儿园和小学工作坊以及校长圆桌论坛,来自香港及内地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分享了日常教学的挑战与最新的国际前沿教育方法 据悉,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教育学会指导,维多利亚(中国)教育集团,香港沪江维多利亚学校主办,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协办。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张恩迪、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浩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29日,与会嘉宾一同参观了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和上海维多利亚幼儿园(浦东园),观摩语言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