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做在线教育,应该多研究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融合的问题,为老师提供有价值的帮助,争取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学生在学校听老师讲一遍,回到家中跟着网课再学一遍的话,那是浪费时间。现在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一些视频平台和应用工具是非常有用的,应该更多地采用SaaS的模式,把这些工具嵌入到学校的信息化系统中去,而不要指望学校把所有的教学都搬到一个平台上去,因为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满足所有学校的各种需求,而且互联网企业的专长也不是开办教育。实际上,当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应用可以成为学校教学、生活中某一个链条当中的一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时,自然而然就有价值了。 赵尔迪: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发现天赋和兴趣所在,帮助其找到“最佳效应点”,调动学习者的内在动机,使其主动学习。技术是学习、管理的工具。教育信息化从硬件时代进入软件时代,除了简单的硬件、软件使用之外,如何以更合适的方式,将技术纳入实际的教学、管理当中,从而达到激发学习者内驱力的效果,是当前在线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 腾讯教育希望当好行业智慧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助手”。首先,提供数字化工具,帮助师生提升教与学的效率。其次,搭建生态合作平台,开放能力和资源,向社会分享腾讯积累20余年的科技能力和经验,通过培养人才,助力社会迎接智能化的新时代。2019年12月,腾讯教育发布了“腾讯WeLearning智能教育解决方案”,是围绕学习、教学、管理、空间和服务等场景形成的体系化解决方案,可为教师、学生及学校、教育机构、泛教育机构等不同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并通过广泛的连接能力,以优质内容云化的方式,打破教育资源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缓解教育资源的结构性分配不均的问题。 记者:在线教育市场现在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具有什么特点?未来的前景是怎样的? 赵尔迪:经过此次疫情的“全民实践”之后,大范围的用户使用习惯逐渐养成,在线教育的多项功能和能力,包括实时答疑、即时反馈以及线下开学后的在线课外学习、在线作业批改等功能,会成为校内教育的有效补充。与此同时,随着云计算、AI、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等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也将驶入快车道。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之下,在线教育将作为一股积极力量,助力教育公平发展、质量提升,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支撑并引领教育现代化。 余胜泉:在线教育如果从我们研究者角度来看,分为三个形态。第一种形态是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教学范式,类似电商模式,平台汇聚老师做内容,放到网上贩卖知识。现在绝大多数在线教育就是这种以知识传播、传递为主的形态,能够满足一定的需求,起到一定作用。 第二种形态是将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融入教育中,促进学校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转变,推动教学、学习、人才培养方式等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实现教育形态的转型变革。这种形态目前还处于非常初期的发展阶段,需要企业和学校相向而行。 第三种形态是将技术嵌入生活当中,提供无处不在、主动智能的服务,形成智能化的生态空间。当生活在智能空间中时,学习将会是终生的、无处不在的,需要什么就能学到什么,在专业里面叫泛在学习。未来人机物三元融合的智能办学空间将推动教育服务业态的虚实融合、无缝连接,并形成多样化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