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完的作业。我们作业都是做习题,好多习题是抄书本的,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好多作业是重复的,好多作业是根本不存在的,为了考学生编造出来的。李岚清同志举两个数学应用题,一个水池子注水五分钟注满,放水八分钟流光。同时注水和放水几分钟注满?现实生活中哪有这种事啊,这边注水,那边放水,傻了?第二个例子,某工程甲工程队做多少天完,乙工程队做多少天完,丙工程队做多少天完,甲做多少天交给乙,乙做多少天交给丙,丙做了多少天,三家一起做,问多少天才能做完。如果我们的工程都这么干,那质量怎么保证?出了问题找谁呀?还有一个经典的数学案例,鸡兔同笼,我活了八十二岁了,我没看过哪个农民养鸡养兔放在一个笼子里的。这都是考学生编出来的,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第四个是最主要的原因,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陈宝生部长讲这项占学生增负的50%到100%,主要是这项。为了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教育部做了减负的十条规定。第一条小学教学零起点,把幼儿园解放开,幼儿园不是重点学知识。教育部办公厅发文,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整治。幼儿园要四不准:第一不准学拼音,第二不准识字,第三不准学数学,第四不准学英语。幼儿园主要是玩,不是学知识,要准确的理解四不准。 什么叫四不准?不准按照小学那样,纳入教育计划,系统地有目的性地学。随机学是可以的。一个盘子放四个苹果,问孩子几个?四个。这可以,是随机的。二是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是小学一二年级期末不考试。我们在座的各位老总你们孩子小学一二年级考不考试?恐怕都得考,没有做到。学生的负担减了,家长把孩子送到校外去培训,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兴趣班,比比皆是。 据调查,2016年全国培训机构22万所,全国小学16.7万所,全国培训机构的老师八百万,全国的小学老师五百七十万,一亿三千七百万名小学生参加培训,占中小学生总数73%。每年的培训费达八千亿,平均每个学生五千四,而且仍然以每年12%的速度增加,GDP增速是6.5%,它远远超过GDP。培训班最多的是数学,占38%,第二是语文占29%,第三是英语占23%,主要是中考、高考科目。特别是奥数遍地开花了,少数孩子对数学有兴趣的有天才的,可以参加奥数,没有必要全国几千万孩子都参加奥数。 我的孙子十岁五年级也参加奥数,他的数学题有的我都做不出来,我在清华大学给研究生教数学。他学的有些数学,是技巧,跟变戏法一样。前不久我看他正做数学题呢,排列组合,排列组合是高二讲的,他五年级就学。这样的培训是超纲的,增加了学生负担,增加家长的负担,扰乱正常的教育秩序,社会意见很大。 去年1月22号,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总局发文,关于切实减轻中学生课业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的通知,主要治理以下六种:一有安全隐患的取缔;二是证照不全的,不合格取缔,合格的补办;三是开展学科教学的,到教育部门登记审批,开哪些学科,讲什么内容,招多少学生,什么时间上课,经教育部批准以后才可以招生;四是严禁发等级证书,作业几级、英语几级是禁止的,严禁搞学科比赛,不准比赛。上个月教育部发布了2019年全国学科竞赛的项目,申报的一百三十多种,最后批了二十九种,二十九种里面多数是高中,义务教育很少,批的二十九种都是国家举办的;五是严查中小学课上不讲课外补的问题;六是严查中小学招生与校外培训挂钩的问题。 什么叫超纲?没有严格的政策界限和标准。 去年8月6号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校外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一是要分类管理,鼓励办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班,限制学科培训,严禁强化应试,严禁与招生挂钩的班。二是对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进行了规定,由省级教育部门制定培训机构的办学标准,搞学科培训的,一个学生建筑面积不少于三平方米。搞学科培训教育的老师要有教师资格,现在八百万培训老师多数没有资格,不要以为大学本科毕业就有资格了,没有资格,要经过国家统考,教育学、心理学才有资格。三是严禁在职老师到培训机构上课。请外籍人员任教要符合国家的要求,有一定的资质。不能够街上拉个大鼻子就教外文。四是搞学科培训要到教育部登记审批,搞学科培训的不得超纲提前,不得留家庭作文,不得考试,不得与学校教学时间冲突,每天晚上八点半之前要结束。 这两个文件一发布,我们培训班的一些老总就纠结了,自己几百万、上千万的投资要打水漂了,忧心忡忡。前不久我在苏州参加了一千多个培训班老总的会议,做了个报告,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准确地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对于几十万培训机构,几百万培训班的老师不能一棍子打死,一关了之。要给他们指出方向,给他们发展的空间,要找准方向——三个服务,为国家教育中心工作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为家长服务。要办一些国家当前提倡的,比如说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小制作,小发明,小记者,小主持人的,文艺体育的,书法的,朗诵的,阅读的,办这些班,国家鼓励。 民办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我国教育由三块组成,一块是学校教育,一块是社会教育,一块是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的主体是民办教育,没有社会教育很难形成学习型社会,很难体现终身教育。对于民办教育国家一直采取鼓励支持政策,党的十六大,鼓励和规范了社会力量兴办办学,十七大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十八大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办学,十九大是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民办教育可以补国家教育的不足,可以满足学生家长多方面的需求,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是很重要的。 没有民办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纲要》更指出: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质量民办学校。 在座的各位老总要认清形势,努力奋斗,调整方向,为国家教育中心工作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家长服务,在“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八个字上狠下功夫,我们今后有广阔的空间,大有作为,大家增强信心,努力奋斗,努力创造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美好春天!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