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计算的FCF是基于FCFF估值模型逻辑下的(公司股东+债权人的自由现金流),所以我这里把融资成本也加在FCF里面了。 可以看到,公司18年自由现金流达到近300亿,但17年仅为85亿,16年仅为33亿,增长得非常快,所以对于中国建材这家公司,我们不能简单用过去N年平均的算法去估算。 我个人建议是在18年FCF的基础上,考虑一个行业不景气情景,以及一个行业平稳情景,去做两个情景估算。 大假设条件: 资本开支维持在200亿的水平; 公司每年拿出约100亿现金还债; 情景1:水泥价格回落至15年低点 15年行业不景气时,公司毛利率为24.55%,18年公司毛利率为29.73%,如果水泥价格回落至低点,虽然公司效率及能力提升了,毛利率可能不会降低到15年水平,但保守起见,我们还是给予公司现金流一个8折的折扣率。 300亿*0.8=240亿元 再考虑公司未来每年随着负债的降低,能节省5亿左右的融资成本(平均每年还100亿),以及未来折价减值结束后,公司现金流还会再提高。 接近200亿的折旧和减值,假设未来只需100亿的水平就可维持经营,15年摊完,未来每年平均还能提高6亿左右的现金流。 那么公司三年后的现金流水平就大概是:240+(5+6)*3=273亿。 情景2:水泥价格平稳 如果水泥价格平稳,那么公司三年后的现金流水平大概是:300+(5+6)*3=333亿。 因此,预计中国建材三年后,能达到的自由现金流水平大概在273亿~333亿之间,而公司目前的市值仅约500亿元。 当然,公司大举扩张了这么多年,虽然净资产已经达到了1300亿了,不过同时也身背着2000亿左右的有息负债,即使每年用自由现金流来还钱,估计至少也得七八年。但不得不说,市场上绝大多数投资者目前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建材这家公司出色的并购整合能力以及强大的现金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