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1-5月全国水泥累计产量 8.33亿吨,同比增长 7.1%,去年同期为下降 0.8%;其中,5月单月产量 2.27亿吨,同比增长 7.2%。
点评:无论是单月还是累计,以水泥产量代表的水泥需求呈现较高幅度增长,均超 7%,同时5月单月环比提高 6%。我们判断原因包括,1)房地产新开工、施工表现较为可观;2)北方需求同比去年改善;3)2018年新增产能影响(新增熟料产能 2043万吨);4)部分区域基数影响,例如去年长江水环境治理影响码头运输进而导致安徽沿江部分水泥产线关停。此外,关注铁路投资同比增长 15.1%,增速比前值提高 2.8个百分点。近期一批项目集中开工,区域基建需求有望加码。
行业本身角度看,5月下旬以来,多地推出水泥淡季错峰计划,华北、西北、东北水泥价格大幅推涨,例如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二轮上调 40元/吨,累计公布上调 80元/吨;6月中旬南方地区正常开启季节性回落,预计降价幅度可控,今年有望保持淡季不淡。已推出错峰计划的区域包括,石家庄(6月停窑 10天),宁温台(预计 10天),珠三角(6-8月预计 10天),广西(6-8月预计 10天),长株潭(预计后期推出停窑计划),重庆(6月停窑限产 30-40%),河南(6月 1个月,除郑州部分厂家),山东(6月 1-20日,临沂从 11日开始),陕西(关中 6-8月限产,宝鸡 6-8月 8户企业限产 30%),青海(预计 6-8月每个月停产 10天),江苏(6-7月停产 10天),辽宁(冬季错峰欠账企业补停 15天,协会提出 7月底停产 1个月),山西(6-9月累计停产 40天)等。通过对比发现,一是今年错峰时间与区域更为明确,增强执行效力,二是错峰不仅缓解当地供需关系,同时结合周边地区停产,发挥区域联动的正面效应,高价区域限产供给不足,吸引低价区域流入作为补充,既满足高价区域需求,同时缓解低价区域过剩,盈利整体得到改善。
我们对今年水泥量价判断保持不变,行业整体需求大幅下跌可能性较小,盈利有望再超预期。
地产新开工+施工双发力,叠加基建表现,我们看好水泥企业中报业绩,北方弹性充足,推荐关注天山股份、冀东水泥、祁连山。南方供需格局继续改善,尤其需求强区量价齐升,建议关注华新水泥、海螺水泥、上峰水泥。
玻璃: 价格继续承压,供给端有所改善。 5月全国平板玻璃产量 7824万重箱,同比上升 6.1%,环比 4月增速下降 1.4个百分点;1-5月累计产量 3亿 7915万重箱,同比上升 6%。
点评:据中国玻璃期货网数据显示,2019年 5月末产能 9.49亿重箱,产能同比略有增加,18年玻璃产线复产超预期,导致玻璃产能恢复较多,因此整体产能在 18年 10月达到高峰9.57亿重量箱。虽然 4-5月玻璃产能有所复产,但是 6月上旬冷修了 5条生产线,预计整体产能在 9.2亿重箱左右,趋于平稳。进入 19年以来受玻璃价格持续走弱,企业处于谨慎考虑,复产有限,较低的玻璃价格也促使企业原因冷修产线,新建产线受供给侧改革难有较大增幅,因此整体供给趋于平稳。
2019年 4-5月玻璃库存持续偏高,一方面下游开工情况表现一般,玻璃产线是刚性供给,因此整体库存持续走高,截至 5月末达到 4468万重箱,同比增加 34.1%,后续需求若有起步也会已消化当前库存为主,因此玻璃价格预计短期内难有较大改善;另一方面地产新开工端、销售端保持韧性,但是竣工端还没有看到明显改善,玻璃需求因此也未出现起色,因此竣工端的复苏仍需等待。中长期看竣工数据有望逐步抬升。在一般情况下,地产竣工要在新开工两年之内完成,17-18年新开工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短期内还没有完全传导至竣工端,甚至 5月份下滑增速扩大,因此竣工是否能起色仍然需要继续观察。
消费建材:关注行业底部龙头市占率加速提升。1-5月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下滑 12.4%,降幅比前值扩大 2.1个百分点,占比约 70%的住宅竣工面积下滑 10.9%,降幅比前值扩大 3.4个百分点。1-5月房屋施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 8.8%,月度累计增速角度看,当前较 2015年以来的低速状态有明显改善。此外,1-5月建筑及装潢材料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4.2%,比前值下降 1.6个百分点,15个品类中排名第 10(前次为第 9)。
点评:竣工与建筑装潢材料零售表现承压,建议一方面关注施工向竣工端传导,一方面关注消费建材龙头行业底部市占率加速提升。我们建议继续关注伟星新材(C 端基因长期护城+区域延伸+品类拓展),东方雨虹(新开工景气延伸+份额成长+融资环境改善),帝欧家居(高增长),三棵树(行业赛道宽+高增长),北新建材(竣工传导预期+市占率提升+精装渗透+高端渗透)。
风险提示:基建项目水泥用量不及预期,供给格局变动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