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建材

旗下栏目: 动态 建材 趋势 市场

国家级经开区:调结构钥匙 科创板基地(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1
摘要:相比国家级新区、高新区、自贸区等园区,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更成熟、产业更具集群优势。在去杠杆调结构的背景下,有望成为逆周期拉动经济的增长极。依托产业园区的转型发展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望成为促进产业升

  相比国家级新区、高新区、自贸区等园区,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更成熟、产业更具集群优势。在去杠杆调结构的背景下,有望成为逆周期拉动经济的增长极。依托产业园区的转型发展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望成为促进产业升级的主要抓手。截至2018年底,国家级经开区共219家,分布在31个省、区、市。其中,东部地区107家部地区63家;西部地区49家。三十多年来,国家级经开区已成为中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对中国GDP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推动进出口、吸引外资、增加就业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总体来看,219家国级经开区以不足0.3%的国土面积,创造了1/10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1/10多的税收收入以及1/5的进出口,引进外资占到全国的1/5,拥有1/5的发明专利,在一些中西部地区,80%以上的工业企业和产值都集中在开发区。

  国家级经开区分布在各省,尤其在国家重点建设的五大城市集群区域较为密集重点建设,并已形成各地区特色主导产业集群。5大国家级城市群,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5大城市群(目前已经确定为国家级城市群的仅为前面三个)。其中长三角城市群以53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引领国家三大城市群,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首的产业集群。

  与其他产业园区对比,国家级经开区对地区经济发展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国。其他产业园区和国家级经开区相比各有优势和侧重点。其他产业园区如自贸区更侧重制度创新,开放水平更高;国家级经开区数量更多,覆盖范围更广,与周边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更强。从各项经济指标来看,国家级经开区的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税收收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科创水平方面,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苏州工业园区发明专利2018年同比增长40.3%,远高于全国的12%。苏州工业园区2018年劳动生产率达到35.1万元/人,同比增长9.5%,而全国同期劳动生产率为10.7万元/人,同比增长6.6%。

  国家级经开区辐射区域经济,制度性开放创造新增长点

  近期国家级经开区利好政策频出,瞄准“创新”和“开放”,有望创造新增长点。国务院5月8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部署了四方面工作:1)优化营商环境;2)推动创新发展;3)提升开放水平;4)促进产业升级。5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意见》提出五个方面任务举措: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对内对外合作平台功能、加强要素保障和资源集约利用等。

  国家级经开区:对外开放桥头堡+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领头羊

  作为对外开放桥头堡+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领头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区,在创新发展中承担特殊使命。当前国家级经开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经开区需要在产业升级和创新方面“上台阶”,依靠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提高竞争力。

  国家级经开区是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一方面,国家级经开区近两年来出口增速超过全国同期水平、乃至国家级高新区同期水平。2017年到2018年国家级经开区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8%,超过同期全国的11%、7%和国家级高新区的11%、2%。另一方面,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出口总额占全国已达40%。2018年国家级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比重已达43%,且近两年仍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速。

  同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是全国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新旧动能转换的示范基地。截至2017年末,国家级经开区拥有1.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的13.8%;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超过40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57件,远超过全国9.8件的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各方面科技创新指标相比2016年快速增长(2016年国家级经开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22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万家,占全国的13.7%)。此外,2016-2017年经开区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数量已占全国一半以上。在30多年的建设过程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高端产业集聚重要平台形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化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以及物流、金融研发创意现代服务集群不断壮大。

  未来的创新聚集地+开放先导区:制度性开放打开成长空间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