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漳州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4+7后时代,处方药企机会在这!(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5
摘要:国务院常务会议充分肯定了4+7试点取得的初步成效,国家医保局将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时启动11城市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的评估工作,总结经验,结合各方意见,优化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研究部署扩大试点

  国务院常务会议充分肯定了4+7试点取得的初步成效,国家医保局将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时启动11城市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的评估工作,总结经验,结合各方意见,优化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研究部署扩大试点工作。

 

  截至2019年5月16日,CDE受理一致性评价受理号1104个(347家企业的337个品种),其中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有92个。一致性评价在明显提速,这为4+7扩大试点包括扩大试点城市和扩大带量采购品种数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后4+7时代,处方药企业出路在哪里?

 

  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成为仿制药成本领先型企业

 

  众所周知,浙江华海药业是一家集医药制剂和原料药为一体的制药企业。企业财报显示,2018年营业收入50.95亿元,其中原料药和中间体销售收入20.10亿元,占总收入约40%。既往的省级招标仅仅是产品市场准入的一个门槛,并不保证用量,因此,华海药业的制剂在既往的省级招标过程中没有优势。

 

  在国家 4+7城市药品带量采购招标中,华海药业有7个产品入围(厄贝沙坦片、盐酸帕罗西汀片、利培酮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赖诺普利片、氯沙坦钾片和福辛普利钠片),6个产品中标,唯一流标产品是福辛普利钠片,属于决策失误,没有预计到施贵宝该产品降价幅度高达70%,也是施贵宝唯一中标产品。

 

  进一步分析发现,华海药业上述中标产品中,除了盐酸帕罗西汀片市场占有率与GSK平分秋色各占50%左右,其它中标产品原本市场占有率仅10%左右。利用拥有原料批文和成本优势,华海药业成为本次带量采购的最大赢家之一。

 

  这预示在未来国家带量采购过程中,仿制药企业单有制剂批文还不行,同时要拥有原料药批文,有成本优势,方能击垮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

 

  二、产品研发转型创新药

 

  恒瑞医药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创新药的研发工作,硕果累累,在行业内被誉为“研发一哥”,不在此赘述。

 

  笔者认为,石药集团和天士力在产品转型升级方面是行业的佼佼者,一批新兴创新药企业异军突起,均值得学习和借鉴。

 

  1.石药集团是原料药和普药企业转型创新药的典型代表

 

  石药集团重组于1997年,以抗生素、维生素C等原料药为主营业务,曾经是国内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随着原料药市场竞争加剧和随后的抗生素受政策管制的双重牵制,石药集团被迫开始向创新药领域转型,集团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石药集团中央药物研究院“新型制剂与生物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0年石药集团荣膺“国家创新型企业”称号。

 

  2003年“左旋氨氯地平片”(商品名“玄宁”)和2011年“左旋氨氯地平分散片”(石药集团独家剂型)获批上市;2003年“奥拉西坦胶囊”(商品名“欧来宁”)和2010年“注射用奥拉西坦”获批上市;2005年国家一类新药“丁苯酞软胶囊”(商品名“恩必普”)和2010年“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获批上市;2014年“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商品名“诺利宁”)获批上市;2018年2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首家获批上市。

 

  石药集团创新药中,三个大品种欧来宁(奥拉西坦胶囊及注射用奥拉西坦)、恩比普(丁苯酞软胶囊及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玄宁(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分散片及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年销售额均已超过10亿元。

 

  除了欧来宁、恩必普、玄宁三大主打创新药之外,肿瘤领域是石药集团近年来重点布局的创新药板块,也是目前增长最快的领域。目前抗肿瘤的核心创新产品有4款,分别为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商品名“多美素”)、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商品名“津优力”)、榄香烯注射液(商品名“艾利能”)、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商品名“诺利宁”),其中津优力、艾利能和诺利宁均已进入国家医保。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于2018年3月2日开始上市销售,该产品被认为是具有10亿元潜质的重磅产品。

 

  依据石药集团2018年财报,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28亿港元,同比上一年增长36.0%;实现毛利139.13亿港元,同比上一年增长48.9%;其中创新药收入占集团总收入增长至49.2%,业绩增长创新高,海外ANDA(指已过专利保护期的创新药的仿制药)数井喷,且多个新药获FDA颁发孤儿药资格认定。

 

  2.天士力是中成药企业转型创新药的典型代表

 

  众所周知,天士力医药是致力于中药现代化的企业代表,滴丸技术炉火纯青,其主要产品有复方丹参滴丸、养血清脑颗粒(丸)、穿心莲内酯滴丸、芪参益气滴丸、藿香正气滴丸和荆花胃康胶丸等。

 

  2004年,天士力成功首仿“替莫唑胺胶囊”(商品名“蒂清”)。替莫唑胺最早由英国阿斯顿大学研制,后由德国先灵葆雅制药获得该产品在全球绝大部分市场的唯一开发权,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一线治疗药物。

 

  统计数据显示,替莫唑胺胶囊从2015年到2017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分别为12.13亿元、14.22亿元、18.55亿元,且销售额增长率逐年上升。其中在2017年高达18.55亿元的销售额中,天士力占比51.19%、默沙东占比46.93%、北京双鹭药业占比1.87%。预期2018年天士力蒂清销售额已经突破10亿元。

 

  天士力并未沉溺于中成药制剂,在生物医药研发上已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