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煤炭节能开采。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至2020年,中小型煤矿矿井的资源回收率达到65%,矿井采区回采率达到85%以上。通过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降低各个生产环节的能耗。加快更新改造高耗能设备,采用变频调速等节能技术改造煤矿风机、水泵、提升机、空气压缩机等四大类设备。 (三)积极推进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鼓励煤矸石等劣质煤就地清洁转化利用,至2020年煤矸石利用率达到85%以上。加强进口煤炭质量监管,禁止进口高灰分、高硫分煤炭。鼓励农村地区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消费。 (四)提升煤炭集约高效转化水平。优先发展热电联产、冷热电联供,在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原则上不再建设自备电厂。积极推进大唐国际沙县热电联产(装机容量2×350兆瓦超临界燃煤机组及脱硫、脱硝装置,年发电量39亿千瓦时)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有所突破。适时发展冷热电联供等分布式能源,保障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大幅减少煤炭分散直接燃烧,终端煤炭消费中发电用煤比重提高至60%以上。 (五)全面实施煤电升级改造行动计划。2017年底前完成所有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任务。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均低于每千瓦时310克标准煤,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浓度均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平均供电煤耗低于每千瓦时300克标准煤,达到超低排放水平。 煤炭平衡目标: 至“十三五”末,我市煤矿计划产能减少至692万吨/年左右,煤炭产量控制在520万吨/年左右。其中,省属煤矿产能从231万吨/年减少至194万吨/年左右,煤炭产量控制在120万吨/年左右;地方煤矿产能从584万吨/年减少至498万吨/年以内,煤炭产量控制至400万吨/年左右。 安全稳妥发展核电 在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力度推进拟建规模为4台120万千瓦级快堆核电机组的三明快堆核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早立项,早日开工建设。 积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 配合核电及新能源建成投产后的调峰需求,继续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进展,做好梅列4×300 MW抽水蓄能发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形成布局合理、容量充足的调峰电源,解决电网日益突出的调峰问题。 电源点目标: 以清洁、低碳为发展方向,合理布局电源建设,优化电源结构。继续推进核电、抽水蓄能、热电联产项目进展,建成一批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清洁能源项目,推进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末我市新增装机超过60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比重达55%。 加大天然气利用力度 加快推进海西天然气管网三明段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中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三明段,推进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龙岩—三明—南平支干线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引导主干管网之间、主干网与城市管网在建设运营等方面相协调,加快天然气接收站等天然气下游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天然气管道建设,到2020年,输气管线达683公里左右。拓展非发电用燃气市场,进一步延伸LNG产业链,开展分布式燃气能源站项目前期研究,促进民用、交通、工业领域的天然气消费比重显著提高。 天然气利用目标: 按照公平准入、设施公用、多气源、双管网、互联互通、保障安全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建设天然气管网工程;推进天然气下游产业利用项目建设,推动天然气管道向各县(市)城区和重要乡镇、重要开发区延伸,力争2020年实现县县通天然气。 三明市将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 有序开发风能发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