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在中国成为一名服装从业者,你可以不懂面料,不懂设计,但是如果不懂服装批发市场,你可能混不下去。” 很多人谈及批发市场都会说道“嘈杂、混乱、廉价、水太深、隐秘、仿大牌……“,但它却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商品流通渠道和环节。中国服装业的历史可以追究至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人们对于服装消费的旺盛需求开始显现,国内出现了一批贩卖服装的#倒爷#,他们把各种时髦服装从广州等地带到各处,第一批服装专业市场涌现出来。 生存百态 广州 十三行 在广州新中国和红遍天两座大厦间,有条长约400米左右的路段,全部堆满了用编织袋或纸皮箱打包好的货物等待着发货,密密麻麻的全国各发货点写在不同大小的牌子上,这里便是闻名于耳的广州十三行。十三行每天对外发货达三四千吨,一万多名各地的服装从业者正在日夜奋战,准备着换季时节的大换血。 而在同一省会下的另一座大都市深圳也有着不同小觑的市场。在周末暴走南油、东门以及罗湖商业城后,我们这一次将目光对焦在这片中国服装的缩影中。 目前女装产地主要是深圳、广州、虎门、杭州,这四个产地亦是批发的集散地,各有不同的特点。而专业服装市场,可能就仅剩下杭州四季青、广州白马、十三行、深圳南油市场。 深圳 南油 相比于杭州和广州,南油略有不同的是以欧美大牌为主,价格偏高,但是做工款式等都相对精良得多。环境没有过于喧哗,也没有成堆的货物堆积。 一位档口的店主正在用英语和外国客户沟通,她对我说南油的国外订单还挺多的,有些非洲客户甚至不挑款式,每一款都要。总体来说,这里有着较稳定的大客户群体,散客较少。 14年开始南油开发原创设计基地,虽然在外界看来批发市场总是和“山寨”挂钩,但在南油的确孵化了不少好的设计品牌。“设计师+批发商”的模式可以说是南油探索出来的转型新思路。 深圳 东门 处于深圳罗湖老城区,大大小小的商铺和独栋批发商城林立,满是浓郁的市井气息。这里的市场商品参差不齐,档次偏低,质量偏低,价格也低。因为是罗湖区重要的商业中心,所以人流量也是颇为惊人。也因此租金会让很多服装业人士望而却步。 深圳 罗湖 在离东门老街站一站的距离后,有一处较少被提及的地方——罗湖商业城毗邻罗湖口岸,过关后就是香港。走进商场里面是干净而整洁的店铺,带着港式味道,满眼的英文logo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外国顾客。900元的劳力士,800元的巴黎世家,甚至是陶瓷器皿。比起南油服装的价格,这里会高出一倍,但却很受外国人的欢迎,其中不乏一些“倒爷”拿货去香港以更贵的价格出售。 行业问题的繁衍 “打版成风,中国的山寨实力是资本还是讽刺?” 其实90年代的上海七浦路便已出现阿迪达斯耐克的仿标服装,莆田的以假乱真竟逐渐被社会所接受,高仿手表包包流入全球各地。山寨行业已然是中国市场长久以来的一个弊病,全世界对之诟病已久,但打脸的是全球商人也不得不承认它带来的巨大利益并趋之若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