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一群人乘公交从莆田到后海渔村买海鲜,整车十几个人全是免费的。”莆田市交通运输局运管处相关负责人很理解公交司机的感受。他告诉记者,很多村民按照客运的习惯,喜欢“招手停”,不在停靠站等车的现象很多。 福州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公交车营运收入不跟司机的收入挂钩,那么司机没有理由拒载,除非是为了赶时间,以便早点收班休息。对此莆田市运管处解释,该部门一直强调不准将司机的收入跟公交收入挂钩,“公交公司也作了保证,不过私底下可能还是存在部分考核”。 据介绍,莆田闽运公司的前身是福建省莆田汽车运输公司,是国企,后来改为职工集体持股的股份制公司,近年又转化为民营企业。随着莆田客运的城乡公交化改造,闽运公司将原有的客运车辆改造成了公交车,承接了很多乡村线路。他们在车辆购置上享受一定的补贴,但日常运营没有补贴。 “换作国企,亏损部分都是由政府补贴,像福州公交、厦门公交,市财政一年都会补贴好几个亿,民营企业却什么都没有。而与此同时,民营公交同样要履行公交义务,对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儿童免费,仅此一项一年都达到好几百万,载老人家还需要承担安全风险。” “总之,在改造过程中有很多问题还在交割。” 对于站点设置的混乱,莆田市运管处负责人解释,城区要求500米站点全覆盖,而乡下就没有统一标准,主要考虑方便群众。现有的站台,有县区建设局设的,有交通局设的,有乡镇自己建的,也有公交集团建的。“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要求配套建设公交站,那里甚至还没有公交车经过。” 莆田市运管处承认,有的废弃站台没有拆除,目前正在清理。 业内人士认为,相比没有进行客运公交化改造的地方,莆田的进步还是明显的。首先是客运车型变成公交车型,更加宽大舒适;二是履行公交义务,给老人、儿童、军人、残疾人免费;三是票价在客运的基础上下浮20%;四是票价由物价部门核定,不能随意涨价;五是定时发班,固定线路运行,服务质量和安全也更有保证。 “新旧更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痛点,如何解决,有待相关部门和企业去探索。”该人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