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塘镇砺山村的郭金坤,把为母亲过百岁寿诞庆典节约下来的200万元捐出来,成立教育基金会。东庄镇马厂村林冬金老人简办自己的寿宴,捐资100万元用于公益事业。东庄镇后江村企业家林国雄,节省下儿子娶媳妇的聘金十多万元,捐给镇里兴办公益事业。 在一批“乡贤”的带头下,移风易俗正在成为当地的新风尚,他们将曾经“大操大办”的钱节省下来,投入到乡村公路、公园、桥梁、广场、老人活动中心和学校等公共设施之中。 “效果很明显,从数据上就能看出来。”陈惠黔告诉澎湃新闻。 根据莆田市秀屿区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自从2012年开始移风易俗行动后,春节元宵期间,全区燃放烟花爆竹、请客吃饭等费用迅速下降,2014年、2015年、2016年同比分别下降36.5%、22.3%、18.5%,共节省资金3亿多元。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公益捐款金额也逐年增多,4年来捐款总额达到4亿元。 “尽管,现在过春节放鞭炮、摆酒席的现象还存在,但情况一年比一年好了,任何事总得有个过程。我发现把办酒席的钱用来搞公益的人越来越多了,正在形成新的攀比,但我认为这样的攀比是有意义的。”莆田商人唐金魁对澎湃新闻说。前不久,他刚给月塘乡霞塘村捐助了20万元,用于修建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