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政办〔2018〕11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 武夷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大中专院校: 《南平市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8月 30 日 (此件主动公开) 南平市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实施方案 根据省发改委、省网信办《关于印发开展福建省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发改数综〔2018〕265号)要求,为切实推进我市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工作,探索符合南平实际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9年6月底前,全市电子政务统筹推进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电子政务市县联动能力和推进应用深化、资源整合共享的统筹协调力度显著增强;市直部门和县(市、区)数据中心整合基本完成,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政务信息资源基本实现按需有序共享,形成更新及时、可靠有效的全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建成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建立完善全市政务数据基础库和主题库;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精细化和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建成覆盖市、县、乡,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二、试点任务 (一)健全统筹推进机制 1.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2018年底前,依托智慧南平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机制,加大对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工作涉及的全市性重大工程的统筹协调力度。各县(市、区)建立健全电子政务推进机制,确定推进统筹部门,明确负责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管理、政务专网建设管理、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技术支撑等职能部门。 责任单位:市数字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建立和完善专家咨询机制。 2018年9月底前,在市政府采购信息化类专家库的基础上,聘请省数字福建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充实建立全市电子政务专家名录,加强对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电子政务项目的咨询,加强对各级各部门电子政务技术骨干人员的培训。 责任单位:市数字办 (二)提高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 3.加快推进数据中心整合。 2018年9月底前,完成政务外网的云计算平台建设,实现与市电子政务中心机房互联互通,为市、县政务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计算、存储、备份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力争在2018年12月底前完成50%及以上市直部门及所辖的县(市、区)数据中心整合迁移。2019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市直部门及所辖县(市、区)数据中心向市级数据中心的整合迁移。未经批准,原则上县(市、区)不得另行建设县级数据中心。 责任单位:市数字办、市实业集团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升级建设电子政务内外网络。 2018年底前,推进电子政务内网横向网建设,确保市、县部门按需接入。改造升级全市政务信息网和政务外网,提升网络带宽,逐步满足业务量大、实时性高的网络应用需求,基本具备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2019年6月底前,推进政务信息网与政务外网信息快速安全交换。整合各部门非密业务专网,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一律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整合,推进政务信息网与政务外网安全互联。 责任单位:市委机要局、市数字办、市网安办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5.加快消除僵尸信息系统。 2018年 9 月底前,摸清各部门各类政务信息系统使用情况,掌握信息系统数量、名称、功能、使用范围、使用频度、审批部门、审批时间、经费来源等。加快消除部门僵尸信息系统,精简信息系统数量,对已经没有行政业务职能、系统功能被其他系统替代或与业务流程脱节的信息系统,直接切割停止运行;对运维能力不足、服务更新不及时、应用推广不力的信息系统,应尽快向部门综合性平台或市级公共平台迁移;对使用频率低、用户面窄的信息系统,分析具体原因,采取停止运行或系统迁移等消除措施。2018年底前,市、县各部门基本完成内部僵尸信息系统的消除工作。 责任单位:市审计局,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6.大力消除信息孤岛。 2019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市直部门、县(市、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根据政务信息系统的不同类型,实现数据、入口和流程整合,将清理后分散的、独立的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基本消除孤立存在的系统。 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7.编制政务数据资源目录。 2018年 9 月底前,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并与省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2018年底前,各部门要依法依规编制本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对于存储在全省一体化平台中的数据,各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省上对接沟通,依托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形成可回流的省级数据资源目录。 责任单位:市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牵头,市直有关部门 8.加快数据汇聚共享。 2018年底前,完成70%市直部门政务数据资源汇聚,以及省级数据的回流。建立面向人口、法人、项目、建筑、空间地理等对象的基础数据库,以及面向电子证照、信用、不动产登记、行政审批、卫生、社保、养老、旅游等主题建立各类主题数据库,具备向部门提供数据共享服务的能力。 责任单位:市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牵头,市直有关部门 9.加强数据质量管理。 2018年底前,依托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建设政务数据治理平台,建立政务数据质量管控机制,实现数据动态更新维护,确保数据准确、及时、可用、安全。 责任单位:市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牵头,市直有关部门 (四) 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 10. 建设全市统一的网上公共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打破部门层级界限和信息孤岛,全面汇聚、整合市县各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网上公共服务平台,形成 “ 两云 ”“ 四库 ”“ 多应用 ” 的网上服务体系。 “ 两云 ” ,即建设政务信息内网云平台和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 “ 四库 ” ,即建设政务数据库、电子证照库、法人库和人口库、项目库,为全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数据支撑环境和应用集成环境。 “ 多应用 ” ,即建设 “ 掌上南平 ”APP 、 “ 放管服 ” 云平台、全市重点工作责任与问题清单督查平台、协同办公平台、移动 OA 平台、科特派平台等。 责任单位:市政府办牵头,市数字办、市审改办、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