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1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连日来,在宁武高速北城互通项目施工现场,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工人们夜以继日抢工期、赶进度,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在工地上,武夷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乐说,为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武夷山市派出交通局干部“点对点”进驻工地,白天实地监管协调,夜间梳理解决问题,在打通项目用工、物资、交通运输等“堵点”后,这条连接武夷山市区、度假区、景区的快速通道主体工程将按原计划在本月底完工。 干部下沉一线帮扶督导,是武夷山市防疫、经济“两手抓”的一项重要举措。2月中旬,武夷山成立“有序推进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工作小组,保障经济发展“不掉链”。“我们要求处级领导、部门局长下沉一线,帮扶督导规上企业、重点项目复工复产,派出47名进驻企业,26名‘一对一’帮扶省市重点项目。”武夷山市副市长吴伟说,驻点干部除了做好企业防疫工作的监督员以外,还问需、问计、问策,针对资金、人员、物资、政策等问题逐一解决,做好企业的服务员。 武夷山茶旅小镇项目建设满负荷状态需800名员工,由于外省员工无法及时返岗,复工首日工地仅有200多人。武夷山市立即派出大巴从河南将200多名员工接回,如今复工率达到70%以上。此外,武夷山市还出台六条用工措施,吸引原本外出务工的本地人“留下来”,目前已有600多名本地人就地上岗。 靠前指挥、后勤保障、政策引导……吹响复工复产号角后,武夷山市快速反应,在2月22日实现26个重点项目全面复工。“26个重点项目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9.13亿元,目前已有2422名工人到岗,此外全市已有59家规上企业实现复产。”武夷山市发改和科技局局长王袁生说。 此外,武夷山市运用微信、电话、邮件、视频等方式,精准推介武夷山投资环境、重点产业,变项目洽谈“面对面”为“线连线”,变项目签约“见面签”为“网络签”;通过实施策划生成、增资扩产、招商引进、嫁接重组,项目接续落地,已策划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储备项目100个、总投资112.8亿元。(记者 郑雨萱 通讯员 金文莲 崔雷明)
标签: 责任编辑:杨艳娜
相关新闻 线上线下打出“组合拳” 加速厦门消费回暖台海网3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厦门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摆在了商超、餐饮等企业面前。为促进市民消费,商家线上线下齐发力,或单独开发数字化平台,或与电商平台合作,加速转型,让顾客得到实惠与便利。线上平台饿了么、拼多多等也纷纷加大对商家的补贴,助力商家提升运营能力,让消费更快“回暖”。 线上线下让利消费者 疫情... 厦门市:对车间厂房员工宿舍等场所开展专项排查台海网3月1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市工信局下发《关于落实主体责任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各企业要把安全生产与当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统一起来抓,抓实抓细抓到位,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安全无小事,《通知》要求,全市各企业要严格把牢主体责任“第一道防线”,全面落实复工复产工作导... 庄稼汉调研推进厦门市企业复工复产和智能制造台海网3月1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市长庄稼汉深入部分重点工业企业,检查疫情防控情况,调研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加快转型升级工作。 在金龙客车,庄稼汉深入生产车间察看智能生产线,观看智能防疫设备演示,希望公司持续推进研发、制造、营销、采购、服务全流程智能升级。来到盈趣科技,得知企业通过生产线智能改造实现降本增效,他表示,智能制造有利于提升... 平潭:蓝色引领,大物流正发力从对台小额贸易发源地到搭建台湾商品登陆的“第一窗口”,平潭积极引导产业强链条、壮集群 台海网3月1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这段时间,平潭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口岸恢复了往日的忙碌。12日,平潭港口岸金井港区,高速滚装货船“台北快轮”满载着台湾产品停靠在金井港区3号泊位,此次运载的352吨水果、218吨冰鲜水产品通关后,除了进入澳前台湾小镇销售外,还将... 福建:以一流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台海网3月1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日前,工信部复工复产联络工作组肯定福建省复工复产工作,认为福建省对防控物资生产和复工复产工作做到早研判、早部署、早落实,制定出台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在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企业复工复产同样需要一系列的准备,如资金、用工、原料、订单、运输等。面对突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