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动态

旗下栏目: 动态 建材 趋势 市场

2035年深圳规划蓝图怎么描绘 十大思路曝光(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02
摘要:《总体规划》提出,在历史遗存保育方面,将探索符合深圳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系统整合、充分挖掘并保护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创新完善保护与活化利用制度与机制,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鼓

《总体规划》提出,在历史遗存保育方面,将探索符合深圳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系统整合、充分挖掘并保护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创新完善保护与活化利用制度与机制,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鼓励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创新探索多元历史建筑功能活化模式,延续历史文脉。

在文化名片打造方面,将进一步弘扬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和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精神,通过系统规划、精细化设计,把分散的文化资源整合串联集聚起来,打造移民文化、改革开放文化、先锋创意文化、海洋文化、历史文化融合一体、具有深圳特色和韵味的城市文化品牌。

在景观风貌塑造方面,将依托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空间格局和生态基底,进一步塑造“山、海、城”整体景观风貌。统筹各类空间资源,尊重自然生态禀赋,整合特色人文要素,彰显海洋文化特色,促进陆海文化融合,塑造形成山海贯通、可感可游、连接城市与自然的整体景观风貌。

●树立民生幸福标杆

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方面,《总体规划》提出完善“租、购、补”三种渠道和供应“市场商品住房、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四类住房,建立适应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优化居住空间布局,改善居住环境品质,加大居住空间供给。

此外,《总体规划》还提出,在教育设施方面,多渠道保障基础教育学位供给,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扩大中小学教育规模,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优化高校规划布局;在医疗卫生设施方面,大力发展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促进医疗资源布局均衡化发展;在文体设施方面,规划一批兼具深圳特色和国际化水平的标志性重大文体设施,打造一批体现城市影响力的地标性公共文化建筑精品。交通市政方面,围绕城市枢纽为核心,构建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区域协同、开放共享的市政设施体系。培育社区中心,差异化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构建环境友好、设施完善、活力多元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总体规划》提出,将完善“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合理布局公园,完善绿道建设、推进碧道、森林步道规划建设,加强开敞空间连通度,进一步提升公园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的可达性和便民性,发展立体绿化,提升开敞空间品质。

●探索突破小地盘超大城市的资源瓶颈

作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地均产值最高、国土面积最小的“超大城市”,《总体规划》为深圳下一阶段中长期城市发展规划开出了“三道”破解城市发展资源困境的“药方”。

探索从单一到多元的空间再造。一方面,以重点更新单元、较大面积产业空间整备片区的方式,推动以城市更新、土地整备为主导的存量用地成片连片开发,促进片区功能整体提升。另一方面,用好用足“专项工具箱”,打出“组合拳”,强化各方式之间的统筹和融合,综合运用城市更新、土地整备、棚户区改造、违法建筑处置、闲置用地处置等存量空间再开发实施手段。

探索从二维到三维的空间管控。鼓励三维立体空间复合利用,坚持立体开发,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适度引导建筑功能置换,提升建筑空间使用弹性,实施密度空间分区管制,实现城市建设用地塑造资源紧约束地区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对重点片区进行城市设计,进一步挖掘城市空间的三维利用效率,提升品质效益。

探索从市域到区域的空间协作。积极推进与周边城市空间协同发展,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共享共建,加强科技产业科技创新。打造深圳“飞地型”新城区,加强合作区与深圳一体化发展,增强合作区对深圳高端产业要素的吸引力与承载力,完善合作区综合交通网络,推动合作区高效融入大湾区。

专家观点

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

要做好城市存量发展的文章

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表示,为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责任担当,《总体规划》需要注重城市发展目标指标的提升,如GaWC排名;要在加强源头创新能力,加强高等教育,推动光明科学城建设;要加强风险防范;要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目标和定位,围绕“和谐宜居”做好城市先行示范作用,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先锋”城市战略定位,要关注城市发展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估,找准功能定位。

李晓江表示,要做好城市存量发展的文章,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并在中微观提倡空间的混合开发。在陆海统筹问题上,李晓江建议,需合理利用港口资源和岸线资源,港口功能配置不应只考虑集装箱运输,应加强海洋研究、科考、生态、制造等功能的配置。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欧阳志云: 合理布局生态空间,实现GDP、GEP双增长

对于此次参与“把脉”的《总体规划》,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欧阳志云直言,“规划思想与方法先进”。他表示,《总体规划》要合理布局生态空间,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及环境优美,实现GDP、GEP双增长。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三者为包涵关系,自然保护地应逐步纳入生态保护红线。

在生态修复方面,他表示在现有五大工程基础上,须增加城区生态修复,提升生态服务功能。要强化自然保护地之间的生态廊道的修复。要注意改造人工林,提升生态功能,增加GEP。山地生态修复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

在陆海统筹方面,他表示要强化海岸带保护修复、河口与近海污染治理、陆海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衔接。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林坚: 关键是在规划中落实空间保障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林坚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一个命题作文,关键是在规划中落实空间保障。他表示,《总体规划》要夯实家底,打造功能、责任和权益“三位一体”的国土空间规划。加强与“三调”数据的衔接,处理好历史遗留用地问题;开展“双评价”成果系统分析工作,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城市战略布局进行空间校核。

在坚持陆海统筹方面,他表示要创新陆海统筹弹性管理方式。统筹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陆海功能转换区预留未来发展空间,科学合理设定并论证自然岸线保有率比例。

他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预测对未来人口结构和劳动力需求的发展趋势,支撑城市发展战略决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 倡导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结构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