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促进贸易自由化。推广应用“单一窗口”新上线的跨境电子商务、公路及空运舱单等功能模块。探索建立大湾区区域标准化合作机制,支持大湾区行业组织发起成立标准联盟,支持广州南沙建设全球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中心。推进广州、深圳、珠海、东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现有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支持香港与佛山开展离岸贸易合作,建立粤港澳离岸贸易试点。到2020年,大湾区内地力争实现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达到50%。(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市) 78.推动扩大大湾区内专业资格资质互认范围。制定相关港澳专业人士执业管理办法(国家法律法规暂不允许的除外),探索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允许具有港澳执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规划、专利代理等领域专业人才,经相关部门或机构备案后,按规定范围为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提供专业服务,试点成熟后,在大湾区内地复制推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 79.扩大港澳工程建设模式实施范围。支持广州南沙试点引入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落实粤港建筑服务合作的具体工程建设项目,推出更多对香港建筑及相关工程业界的开放措施。在珠海横琴探索实行澳门的规划及工程监管机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广州、珠海市) 80.促进人员车辆往来便利化。研究为符合条件的大湾区内地各市人员赴港澳开展商务、科研、专业服务等提供更加便利的签注安排。推动将广东自贸试验区的有关出入境政策措施复制推广至大湾区内地各市,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并延长可过境免签的逗留时长。研究在主要陆路口岸增加旅客出入境自助查验通道。争取国家尽快将粤港澳直通车的行政许可事项明确授权广东省组织实施,研究制定推进全面放开香港澳门私家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的政策。(省公安厅,省港澳办、省商务厅,海关总署广东分署) 81.促进货物通关便利化。深化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改革,在大湾区具备条件的口岸全面推广实施“一站式”通关,推进口岸查验单位一次性联合检查。推动口岸经营服务单位规范各环节操作时限标准。探索实施更高标准的“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贸易监管制度。(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省商务厅) 82.推进“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川贵广—港澳—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粤港澳物流合作园、广州大田、广东(石龙)铁路跨境国际物流基地建设,加大“中欧班列”政策扶持力度。办好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到2020年,大湾区内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比重力争达到14%。(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 83.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强化对重点国别和地区的招商引资。打造中白工业园广东光电科技产业园、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尼日利亚广东经贸合作区、肯尼亚珠江经济特区、华坚埃塞俄比亚轻工业城、中国(广东)—乌干达国际产能合作工业园等一批高水平国际产能合作园区。(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 八、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 84.优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推动修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扩展发展空间,并在新范围实施前海有关支持政策。探索放宽港澳投资者在深圳设立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准入门槛、业务开展等方面的限制。建立与前海开放创新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开展深港绿色金融合作。建设跨境经贸网络合作平台,深化拓展前海湾保税港区功能。推进前海法院全国综合性司法改革示范法院建设。深化粤港澳合作联营律师事务所试点。建设集国际商事调解、域外法律查明于一体的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深圳市,省发展改革委、省司法厅、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 85.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加强与港澳全面合作,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承载区,携手港澳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加快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建设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南沙国际金融岛。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提升南沙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合理统筹解决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进与周边城市在城市规划、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衔接,加快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高水平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广州市,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86.推进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高水平建设珠海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优化拓展横琴“分线管理”政策,实现全岛服务、货物贸易“一线基本放开、二线高效管住”。支持澳门将莲花口岸整体搬迁到横琴口岸,实施“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新模式。支持横琴加强与港澳保险合作。加快横琴科学城建设。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推动在横琴探索设立中医药改革试验区,推进设立中药材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所。推动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续编,加快推进横琴、珠海保税区、洪湾片区一体化发展。推动与澳门合作建设集居住、教育、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民生项目。(珠海市,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广东分署) 87.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构建深港共建共享的开放型科研体系,建设深港协同的开放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快口岸智慧化改造和福田保税区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国家南方科学中心建设,组建国际微电子创新中心。争取国家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离岸创新特区。(深圳市,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海关总署广东分署) 88.支持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推动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芯片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综合孵化园等价值创新园。支持高标准规划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知识产权服务园区,加快建设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支持开展粤港澳知识产权保险、交易、贸易活动,加快建设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和运行模式。(广州市,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