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群体细分来看,2017年深圳地产行业中,由于地产集团跨业态发展渐显常态,且国家新增土地供应逐步调控减少,导致市场上城市更新类、投融资类、多元业务经营类岗位的薪酬领跑于行业内其他岗位,该三类岗位薪酬增长率分别名列三甲。 新业态,“薪”动态 ▲ 新业态不同层级薪酬数据发布 而近两年的热门业态长租公寓和文体旅游,过往地产集团跨业态,均已新发展业态的行业薪酬体系给付薪酬,与原地产开发薪酬体系存在很大的差距;但近年来,由于业务扩张迅速但人才供给不足,很多地产企业选择使用地产开发的薪酬标准进行人才招聘,甚至因跨行而给付更高的薪酬,不惜打破自身原有的薪酬体系来做好人才的吸引和保留工作。 薪酬以外,多元化激励政策遍地开花 业界对于万科的“事业合伙人”褒贬制度不一,但其起到的效果众人看在眼里;碧桂园“同心共享”机制使得其销售额从2012年的419亿增长到2016年的3088亿,且2017年预计突破6000亿;龙湖今年推出的合伙人机制,虽在短期激励力度不及以上两位龙头老大,但在长效激励上其远胜前者。太和顾问跟踪美的地产近年发展情况,发现这家和碧桂园一样生长于佛山的本地企业,从2年前就开始做项目跟投,今年预计销售额突破400亿,目前重心在三四线城市,与2012年的碧桂园十分相似。商场如战场,谁敢断定它不会成为下一个碧桂园呢?如此案例如新城、旭辉等比比皆是,而这仅是百强做项目跟投案例的缩影,据统计,百强房企有7成启动了项目跟投激励。 以上分析的是基于公司层面的激励制度,而在房企运营如此精细化的时代,对于专项人员设置专项奖励早已成为“行业新规”,以下以深圳城市更新人员行业薪酬激励政策做简要分享。 太和顾问于今年年初启动了深圳市城市更新人员激励政策调研,从调研结果显示,由于深圳可新供给土地有限,而对于寸土寸金的深圳,房企便将眼光投向了城市更新旧改类项目。而近几年来,主要培养城市更新人员的企业(大量旧改项目)不外乎本地房企卓越置业、佳兆业地产、恒大集团、万科地产、京基地产等少数几家企业,但近两年来,大量房企进军深圳城市更新领域,专业人才薪酬水涨船高,据统计2016年第四季度到2017年第一季度,这部分人才薪酬整体涨幅超过30%;但单纯地薪酬并不能满足现有人才的需求,随之便发展出了这部分群体的专项激励政策。 这部分政策主要覆盖三类群体:土地拓展类、拆迁类以及报批报建类群体员工。目前设计这部分激励方案的核心在于企业的性质背景、旧改项目类型和项目改造方向,不同性质的房企会根据不一样的旧改项目制定多样的专项激励方案,即方案仅对单体项目生效,并非对公司所有项目有效。激励方案涉及节点12个,奖金计算及分配则覆盖项目的前中后期,各阶段亦有明确的考核指标。 4结语 总体来看,结合市场宏观环境以及行业薪酬、效能等指标的调研结果,站在人力资源的角度我们发现:在薪酬方面传统地产业务薪酬增速缓慢,但新兴业态薪酬增速和涨幅都表现强劲;而房企并购及业态扩张迅速,这势必带来跨界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与传统地产行业人才需求不一致的矛盾点, 2018年又将会是怎样一个局面?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