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动态

旗下栏目: 动态 建材 趋势 市场

“五一”大鹏新区部分热门片区预约已满,预约平台将根据人流量动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30
摘要:深圳新闻网是立足深圳、辐射全国的综合性区域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新闻、视频、博客、房产、汽车、财经、健康、美食、旅游、教育、时尚、娱乐、交友等20多个频道,

截至4月30日下午2点,杨梅坑片区5月1至4日预约已满,沙鱼涌文化旅游区5月1至3日预约已满,金沙湾沙滩、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西涌海滨浴场与东涌海滨浴场5月1至2日预约已满。

“五一”大鹏新区部分热门片区预约已满,预约平台将根据人流量动

杨梅坑鹿咀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4月30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谢雨婷 通讯员 倪丹 )为控流量、强防护、防聚集,确保疫情期间新区旅游市场平稳有序,深圳市大鹏新区1个国家A级景区和7个热门片区“五一”期间实行游客预约通行,大鹏新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官方微信号“大鹏文旅通”预约平台4月29日零点上线后,不到24小时,杨梅坑片区5月1、2、3日预约全满,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5月1、2日预约已满,3日仅剩少量名额。

截至4月30日下午2点,杨梅坑片区5月1至4日预约已满,沙鱼涌文化旅游区5月1至3日预约已满,金沙湾沙滩、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西涌海滨浴场与东涌海滨浴场5月1至2日预约已满。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4月13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要求,新区从5月1至5日对进入“1+7”景(片)区的游客预约通行。预约平台开放首日,后台便接到不少游客提问,新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专门整理热点问题进行了统一解释。

此次预约时间仅为5月1至5日(5天),预约对象为进入玫瑰海岸文化旅游度假区(国家AAA级景区)及沙鱼涌文化旅游区、艺象iDTown、大鹏所城旅游区(大鹏所城、较场尾)、金沙湾沙滩、西涌海滨浴场、东涌海滨浴场和杨梅坑7个热门片区的游客,但自驾车辆进入大鹏新区辖区范围内都是不需要预约的。

预约原则是“一人一预约”“一景(片)区一预约”“一日一预约”,但为方便游客,一个成年人可带一名16周岁(含16周岁)以下的小孩进入。

由于每个景(片)区每日预约分两个时段,分别为10点至14点、14点至18点。部分游客担心如果因为堵车或其他原因迟到,是否能够进入。新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预约凭证当日有效,当日可重复使用,但为保障人流分散,请尽量按照预约时段出行,否则可能需要等到人流量低于限额才能允许进入。

另外需要提醒游客的,此次游客预约通行仅为1个国家A级景区和7个热门片区,大鹏新区其他区域不需要预约。比如,游客前往东涌社区和西涌社区是不需要预约,只有进入东涌海滨浴场和西涌海滨浴场才需要预约。同样位于金沙湾片区的佳兆业万豪酒店也是不需要预约,只有进入金沙湾沙滩才需要预约。

今年“五一”的绝对大热门——杨梅坑片区,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示范段仅有520米开放,其余区域仍在施工中,鹿嘴大道维修工程也未结束,部分区域仅能单车道通行。因此,杨梅坑查验卡口已迁至长沙头停车场入口处。杨梅坑路因施工只能单向通行,为免拥堵建议游客公交出行。同时,预约了杨梅坑片区的游客可游玩范围为外围长沙头观景平台和观景道。目前,杨梅坑片区不能下海,不能骑单车。

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已全体动员,下沉一线,保障“五一”假期旅游秩序与安全。目前,五月1至3日,预约平台的热门片区已是“一号难求”,但考虑到游客游览大鹏山海风光、体验历史人文、小憩民宿酒店的热情高涨,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实时监控“1+7”景(片)区的人流量,如果接待游客量低于核定最大承载量30%时,便可即时在“大鹏文旅通”预约平台增加预约号源。

特别提醒大家,旅游资源为公共资源,预约游客如未能如期前往,请务必自行取消预约,否则将视为“爽约”,可能被列入预约平台黑名单。已预约却未能如期前往的游客需进入预约平台右上角的“报备记录”,点开自己的预约信息后,在“预约景区”右边点击“取消预约”按钮,即可取消预约。请大家珍惜公共资源与自己的良好信用记录,未能如期前往请自行取消预约!

“因此我们的号源是动态的,‘五一’期间号源可能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请大家随时留意‘大鹏文旅通’预约平台。同时,希望大家理解疫情防控尚未结束,游客们出行一定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同时‘1+7’景(片)区也已将按照防疫要求做好景(片)区防疫工作,我们的限流措施是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与安全。大鹏欢迎大家!我们也将尽一切努力,做好‘五一’期间旅游服务和保障工作。”大鹏新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