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老龄化到来意味着中国好日子到头?中央重要文件让你无需害怕!(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23
摘要: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经济)高增长阶段过渡,老年人口数量与占比不断攀升,纷纷进入老龄化社会。随后,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到这一进程中。据快易数据,截至2018年,跨过老龄化门槛

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经济)高增长阶段过渡,老年人口数量与占比不断攀升,纷纷进入老龄化社会。随后,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到这一进程中。据快易数据,截至2018年,跨过老龄化门槛(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的国家与地区已达92个。

(整理自快易数据、世界银行)

老龄化程度最高的20国,除日本外均为发展程度较高的欧洲国家。其中除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外,其余18个均为发达国家。(综合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中央情报局等机构发布的资料来看,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仅有49个)

老龄化程度最低的20国则全部来自西亚和非洲,全部为发展中国家,无一发达国家。其中的阿联酋、卡塔尔、阿曼、巴林等中东国家,虽依靠石油出口较为富裕,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工业体系、先进的技术等,普遍仍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中东地区只有以色列为发达国家。

从这个维度来看,老龄化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家发达程度相互关联。

这里就有人说了,中国的问题在于作为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程度过快,与国家的发达程度不匹配,是未富先老。

这种观点该怎么看?

首先,我国老龄化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老年人口基数庞大,这是事实。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处于老龄化初期阶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11.9%,在世界的排名为62,仍远低于上述发达国家。就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而言,发达国家面临的压力远大于中国。

但现在压力相对小,不代表未来压力不大。多方预测显示,我国老龄化水平将于2050年追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如何应对确实是需要从现在就开始认真研究和准备的问题,而早于中国进入老龄社会的诸多国家,其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

联合国中方案2012版预测的各国老龄化水平发展趋势

其次,中国处于“边富边老”阶段。

有些人经常用“未富先老”来评价我国老龄化的发展状况,认为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远低于同阶段美国与日本的水平,所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

但是,这种静止论的判断并无法概括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全过程。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9000美元,较2000年增长了9倍,跻身“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期老龄化水平从7%增至11.9%,经济发展速度还是远超人口老龄化速度。

渣打银行2019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203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GDP排名世界第一;据联合国预测及IFs模型,届时我国人均GDP也将接近20000美元。可以说,我国“老”与“富”的匹配度在不断提高,中国的老龄化虽然没有“先富再老”的基础,但从发展态势看,将是一个“边富边老”的过程。

3 老年人是“纯消费型人口”?时代不同了!

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数量下降,这个说法看起来无懈可击——在人口总量稳定、未来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下,老龄人口占比持续增加,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不过,这个说法也有不同的解读。

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的人口总量与劳动力存量到底会“削减”到什么程度呢?

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9》中的方案,我国总人口虽然在2030年左右可能进入负增长,但到2050年仍将保持在13亿以上,直到2100年依然维持在10亿以上,稳居世界前二。

可以说,人口数量庞大是我国现在和未来最基本的国情之一,人口总量对提升消费、支撑细分行业发展、扩大市场容量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老龄化到来意味着中国好日子到头?中央重要文件让你无需害怕!

联合国人口预测的中国总人口趋势图(2019年版)

目前,我国仍处于老龄化前期,劳动力数量虽在减少,但是存量依然巨大。

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及其团队预测,203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维持基本在8~9亿,这个数量相当于欧洲各国家人口的总和。假设中国保持经济新常态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高贡献,考虑劳动产出弹性变化的可能,2030年经济发展的劳动力需求量约为6~9亿。因此劳动力供给完全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联合国人口预测(2019年版)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趋势图

更重要的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老年人简单隔绝出劳动力群体、看作“纯消费型人口”,这种看法也要与时俱进。

众多专业人口学者认为,即使到2050年我国迈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劳动力数量进一步减至7~8亿,但届时随着教育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大量有经验、有知识的老年人将逐渐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形成“老年人口红利”。

社会常常对老年人有这样的刻板印象,认为他们年老力衰,在各方面都不如年轻人。

然而,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并不一定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多年累积的经验、技能与知识不仅不会随生理老化而下降,反而会随之增长。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表示:“在一些对经验和技术要求高的行业内,老年人的竞争力并不比年轻人弱,越来越吃香才是常态。”“特别是教师、医生等职业,年纪大的往往比年轻的更令人放心。”

这种“老年人口红利”,在老龄化社会发育程度较高的一些国家已经有不少先例。

被誉为“敏感症之祖父”的英国医生威廉弗兰克兰(William Frankland)今年已经107岁。65岁退休之后,他一直义务为病患诊断,是全世界服务年限最长的医生。

他在说:“我太老了,身体存在很多问题,譬如耳背,有些事情我已无法做到。但我每月都会读很多科学期刊,我的大脑一直都在运动。”

进入100岁以来,弗兰克兰的思维依然活跃,至今已完成了五篇学术论文。由于在过敏研究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他在103岁时被授予了大英帝国勋章。

图中分别为年轻和老年时的弗兰克兰,现年107岁的他依然在工作、思考

英国画家萝丝·怀利(Rose Wylie),年轻时从绘画院校毕业后,曾为抚养孩子、照顾家庭放弃了自己的绘画事业,直到40多岁才重拾画笔,直到70多岁,她的作品才逐渐引起关注,80多岁才真正迎来事业高峰。

2014年,80多岁的萝丝以一幅《PV Windows and Floorboards》获得英国顶级的当代艺术奖项——约翰莫尔绘画奖,她的年龄是上一位赢家的两倍。

她的经历表明,生理老化并不必然带来创造力与思维活力的下降,老龄并非成功的障碍。

图为萝丝与她的画《PV Windows and Floorboards》,利物浦美术馆馆长认为她的画给人一种新鲜、不可预知和前沿的感觉。

这些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社会经济发育程度较高,早早建立起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因此那里的老年人,多数从年轻时就开始积累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年龄大了仍有竞争力。

在我国,也开始呈现出相似的趋势,老年人口的知识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其竞争力,且有助于改善其健康水平,为“老年人口红利”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