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建设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逊克县围绕打造“绿色逊克”目标,全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域、全产业铺开,实现农林牧渔全部按照绿色标准组织生产,力争今年农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结合各积温带的气候特点,逊克县引导农民筛选适合的种子,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积极引进适宜逊克县种植的汉麻、蔬菜、鲜食玉米等品种,开展专用品种生产。做好绿色肥料、绿色农药市场供应,建立农业生产投入品负面清单,严格执行农药、除草剂采购查验制度,确保农资供应安全。加快推进聚鑫炭基肥厂建设,鼓励引导种植大户、合作社扩大有机肥施用面积,推行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 围绕绿色标准和有机标准,制定县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主推技术目录,根据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实际分别确定一批绿色增产增效技术,为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按照绿色要求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全面推广农业“三减”、测土配方施肥和苗前封闭除草技术,确保种植面积全覆盖,化肥、农药、除草剂亩施用量分别比上年减少5%、10%和10%。发挥中俄农业科技园区试验示范作用,开展绿色籽用南瓜及棚室蔬菜等特色种植试验,积极培育绿色野生大豆新品种,力争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权利证书。 围绕“两头两尾”发力,延伸农业产业加工链条。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两篇文章,将绿色有机功能性物产转化为优质产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抓好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加快推进新兴果蔬杂粮深加工、丰禾绿色大豆加工、金硕大豆深加工等项目扩大产能。积极培育更多的小项目,打造“一乡一业”发展模式,实现农产品加工遍地开花,推动更多的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 全力推进百大项目建设 目前,在逊克县,黑龙江省百大项目诺宝生物质发电厂项目、热电联产改扩建项目、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 今年,逊克县共确定省市百大项目12个,其中省百大项目4个。年度计划总投资56489万。截至目前,完成投资23067万。诺宝生物质发电厂项目:2019年计划投资2200万,实施主厂房和场区建设、设备安装等,已全部完工,8月15日并网发电。热电联产改扩建项目:2019年计划投资1.43亿,新建100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1台,配备发电机组以及除尘、脱硫、脱硝等系统,预留扩建条件,目前已完工。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2019年计划投资2850万,建设细格栅间及沉沙池间、生化池、污泥储池、污泥处理综合间等;完善自动控制等工程。目前完成投资2600万,计划10月建成试运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计划投资907.8万,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处。目前铺设管网1.06万余米,改造厂房1座、水源井1眼,完成投资198万,完成目标的30%,年内可完成会战目标。 培育美德新农民凝聚发展新动力 逊克县创新工作思路,把一系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文明创建活动融入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为逊克县培育出美德新农民。由“土专家”“土秀才”组成的“草根民嘴”宣讲团,依托于“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三下乡”“文艺轻骑兵”“结对子种文化”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唱发展新理念、展现农村新。做到了宣传先行、教育先行。一年来,全县开展各类宣讲活动达38场,近万农民群众从中受益。全县78个行政村均建立了“六位一体”活动场所,实现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全覆盖。设立“逊克好人榜”“善行义举榜”并定期更新,出版《逊克好人故事》六集2万余册,播放农村公益电影936场,制作拍摄电影《扶贫记》,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逊河镇韩冬菊入选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新兴乡莫文辉获得“龙江好人”荣誉称号。 逊克县不断推动移风易俗,优化乡土文化。夯筑农民精神家园,打造乡风净、民风纯、思想齐、干劲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使乡风民风“更好起来”。成立秧歌队、广场舞队等文化队伍,通过富有“家常味”“泥土气”的戏剧歌舞等文艺形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边疆村的巴斯克节,新鄂乡、新兴乡的古伦木沓节,大平台的雾凇节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为广大群众送上了一道道精神大餐。这个县还弘扬乡贤文化,凝聚向上向善力量。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等组成的乡贤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形成了“谋事见乡贤,办事找乡贤”的良好氛围;在孝老爱亲模范带头人孔令茹,热心帮助邻里服务大家的齐长江等“老乡贤”育人效应基础上,选树返乡创业80后农民宋吉俊,省农村实用人才等荣誉称号侯宝柱,电商经营达人徐东东等一批“新乡贤”,让他们成为带领乡亲们致富之路的“排头兵”和“领头雁”。目前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已发展到800人,开展电商培训126期受训人次4000余人。 “民生事”兜准底线更加务实 逊克县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在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上下足功夫,兜牢民生底线,以更加务实的作风让群众充分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三通三有”,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安排资金2762万,硬化贫困村通村路15.5公里,铺设砂石路16.2公里。安排资金1942万,改造贫困户危房218户,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处、文化广场2800平方米。实施“宽带中国”项目8个,免费安装数字电视和地面卫星接收设备570套。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产业扶贫项目达到36个。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479.5万。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7户1071人全部脱贫退出,1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该县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放低保、救助等各类保障资金2337万,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大幅提高,困难群体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制定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管理办法》,及时调整了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扩大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各类保险政策更加完善。投资2800万的殡葬服务中心已经正式启用;投资410万,建成救灾储备库800平方米。山湖社区和婚姻登记站综合楼启动实施,新建改建农村社区7个。城市社区工作者补贴每月人均提高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