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是闻名遐迩的建筑之乡,建筑业是启东的传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半个多世纪的砥砺奋进,启东建筑蜚声海内外,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目前,累计摘得承建、参建鲁班奖26个,6次实现鲁班奖、国优工程奖、詹天佑奖三项国家级优质工程奖大满贯。2018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 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在回顾荣耀之后,我们更要冷静反思目前启东建筑业发展面临的一些挑战。目前启东建筑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新型建造方式有待普及、工程建设组织方式相对落后、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亟需提高、管理体制机制不相适应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增长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启东建筑业发展也到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关键时期。 如何推进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据悉,启东市政府正在谋划出台《关于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转型升级、人才保障、政策引导方面提出更系统更全面更优惠的扶持措施,助推启东建筑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笔者认为,高质量建造启东建筑业这幢“摩天大楼”,我们应该围绕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精管理、做好服务四个方面持续发力。 用力做大产业。从产业角度来看,要扩展高端市场,壮大企业规模。房建是启东建筑业的强项,但房建市场市场逐渐走向饱和。铁路、机场、港口和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启东铁军未来大有作为的天地。启东目前正在推进金融建筑产业园区平台建设,集聚优质企业资源,打造高质量园区,为壮大企业规模进行有益的探索。 用智做强企业。科技创新推动、国际市场扩展、人才队伍培养是推动建筑业企业做强的三大关键。代替人工的智能抹灰机器人、3D打印的混凝土桥梁、地下停车场无灯照明,这些都是启东铁军科技探索的生动体现。南通二建团队潜心钻研希伯来文建筑资料,实现跨级申报,成为以色列首家获得建筑总承包G5资质的国外公司。启东立足于培养本地人才队伍,正在努力擦亮建筑大师陶桂林创办的国内第一所建筑职业学校——志诚土木建筑职业学校品牌。 用心做精管理。未来的建筑业管理一定是朝着科学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的。推动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加快发展,是推动“启东建造”品牌的含金量和影响力的关键之举。大数据时代,通过BIM技术,打造“建筑业+互联网”模式,早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启东市筑城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创新示范基地,就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一个生动的范例。 用情做好服务。政府在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近日,国务院召开的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吹响了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新一轮号角。政府可以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发扬“店小二精神”,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服务好企业,营造建筑业良好市场环境,优化服务建筑业企业效能。 相信,启东建筑业在先贤张謇“敢为天下先”的实干精神鼓舞下,一定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南通提升“三大能级”、奋力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