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石油危机中,高油价触发了经济衰退,而本轮石油危机中,原油这种原本可靠的大宗商品跌成负值给全球经济增长敲响了警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估,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0%。有分析称,全球经济正出现二战以来最快的萎缩。 全球经济的筑底可能成为本轮石油危机如影相随的一大特点。目前来看,美联储虽注入流动性,并在此后有多项财政政策托底,但是救金融易,稳增长难。未来两三年,全球经济将面临较大通缩压力,低油价可能常态化,油气行业尤其是上游如何生存,将是当务之急。 3 我国油气行业面临什么困境? 201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70%,能源是国家命脉,石油是战略资源,紧迫形势下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能源安全,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本土油气勘探开发。 2020年5月12日,靠泊在浙江舟山港衢山港区黄泽山石油中转码头一艘油轮。 石油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长周期行业,单纯的上游行业往往难以抵御风险。一体化能源公司被证明是对抗行业风险的最好道路,西方七姐妹油气公司都是上下游均衡企业,近年来中东产油国国家石油公司都致力于提升炼化及仓储物流能力。 上游能确保企业拥有海内外油气资源,既有利于建立稳定石油供应渠道,又可以平抑高油价带来的风险;中游能确保企业“油路”通畅,实现石油价值增值;下游能确保企业品牌形象,通过直分销网络直达客户,洞悉石油行业终端变化,更好决策。 石油行业是长周期行业,勘探开发初始投入高回收周期长。我国油田不少已进入开采晚期,高度依靠驱油技术维持产量,作业成本高是不争的事实。“三桶油”承担了我国本土油气勘探开发以及油田保供重任,在当前低油价下“三桶油”上游环节受到的冲击最大。 最新上市公司财报显示,中国石油2020年第一季度净亏损162.3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02.51亿元。中国石化2020年第一季度净亏损197.8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47.63亿元。 按理中下游可以补偿”三桶油“损失,但是,目前我国“地板价”的设置使得这一补偿难以兑现。 我国成品油价格中税费占比不小,其中消费税更是接近零售价格的1/3;我国执行炼厂出货环节征收消费税,汽柴油消费税金额较大,同时国内消费税属于中央税,由国税部门征收,地方积极性不高,非合规经营企业的税费套利空间较大,消费税往往成为偷漏税重灾区。 国际油价相对高位时,“三桶油”一体化竞争优势下,整体调节空间大;国际油价低位运行时,尤其是前期保能源安全时,已在上游投入重金的“三桶油”,将面临合规合法经营的下游无法有效补充现金流的困境。 近期,国际油价已跌破每桶40美元的调控下限,我国3月18日以来开始执行国内汽柴油价格“地板价”政策。同时,按照2016年发布的《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国内炼油企业应计提并缴纳风险准备金。 汽柴油价格“地板价”限制下,沿海调油料套利进口窗口打开。一方面,全球疫情爆发,需求大幅下降,国内成品油出口出路受阻,转销国内;另一方面,海外轻循环油、混合芳烃利用税制漏洞,大举进入国内市场。 以往,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是汽柴油的最高零售价,国内汽柴油的批发价格常常与之背离,是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晴雨表。但2016年引入的“地板价”原则及配套的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政策,“三桶油”不打折扣完成风险准备金缴纳,而非合规经营的地方炼厂因不开汽柴油发票,无法征收风险准备金。 “地板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批发的价格扭曲,“三桶油”炼厂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市场份额被逐渐侵蚀,下游不能反哺上游,“地板价”保护国内上游产能的政策初衷落空。 我国炼油能力结构性过剩趋重,据信2019年过剩能力达到1.2亿吨/每年。炼化行业的资金密集型特点突出,对当地GDP拉动作用明显,往往各级地方政府对炼化项目落地投产热情高涨,我国陆续还有大型炼化项目上马。 目前,我国已基本放开原油进口,但是,我国又执行严格的成品油出口配额管制,国内成品油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部分企业通过税收漏洞获取非对称性竞争优势,劣币驱逐良币愈演愈烈。 下图显示了我国近年来炼油产能增长情况。 4 我们可以怎么做? 过去几十年,全球化成功高度依赖信用扩张,支撑信用扩张的是需求与经济的持续增长势头。 在新冠肺炎疫情管控下,全球人员限制流动,消费及出行需求锐减——当前,全球经济活动被摁下“暂停键”,信用扩张的基础面临巨大挑战。失业潮一旦到来,逆全球化成为选项,全球经济滞胀风险骤升,民粹主义可能相继在全球各国抬头。 面临全球巨大变局,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发挥“定海神针”作用。我国经济“三驾马车”(出口、内需和投资),出口受阻,投资需要时间。面对外部复杂环境,我国需要深度挖潜,充分释放内部需求,刺激需求鼓励消费,普惠民众,让钱流动起来。 对于油气产业链而言,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炼化产能结构性过剩严重,应考虑做如下调整: 第一,上游环节重视科技投入与资源储备,适当关停高成本油田区块。 当前低油价下,上游往往都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但是,石油行业的周期性决定了,此时不做好科技投入与资源储备,未来高油价时就会被动挨打。 我国在上游的投入应有所侧重,勘探不能停,可以不开发,但需要发现并储备可用油气资源区块,留待未来不时之需。不少高成本油田区块,可以适当关停。 第二,大力提升我国原油储备能力。 鼓励加大加强境内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能力,充分发挥仓储优势。我国应考虑效仿美国90天战略储备能力,大幅提升当前我国战略储备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