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舌尖战“疫”:“报复性消费”未至 自救仍在进行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18
摘要:主打夜间消费的成都贰麻酒馆运营负责人林夕告诉记者,天气转暖和疫情缓解给夜间经济带来活力,但“爆炸性”的消费增长尚未到来,餐饮行业“自救”之路仍在进行。

中新社成都4月17日电 (单鹏)“酒馆复工以来生意平缓上升,较去年同期有提升。”主打夜间消费的成都贰麻酒馆运营负责人林夕告诉记者,天气转暖和疫情缓解给夜间经济带来活力,但“爆炸性”的消费增长尚未到来,餐饮行业“自救”之路仍在进行。

部分食材成本提高,房租、员工工资等固定开支难以削减,近两个月的“餐饮寒冬”是许多餐饮企业在疫情暴发后的共同记忆。不少餐饮从业人员表示,相关行业影响外溢、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等因素,是“报复性消费”迟迟未到的主要原因。

“餐饮和娱乐、旅游不分家,乐山的娱乐业、旅游业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这些因素影响了餐饮业的生意。”乐山张公桥好吃街餐饮协会会长范宗友表示,以往凌晨三四点钟,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张公桥好吃街灯火通明。去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张公桥好吃街接待了近三万名消费者,而今年清明小长假的客流量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

“最近麻辣烫、烧烤、烤鱼、钵钵鸡、跷脚牛肉这些生意已经逐渐好起来了,一些店铺凌晨仍在营业。”范宗友认为,“报复性消费”可能迟到,但终究会到来。

“南堂馆餐饮在成都有多家分店,其中露天的、阳光好的分店更受消费者欢迎,生意恢复相对理想。”孙燕表示。

在成都,多家餐厅负责人表示,虽然期盼已久的“报复性消费”没有到来,但仍会维持原价,以挽回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猪肉成本有提升,店里部分单品,例如排骨饭,成本上涨近40%。”上升的成本让港久茶餐厅成都世茂店负责人肖遥连叹“生意不好做”。他表示,至今未接到公司的涨价通知。“目前日营业额已接近往年同期的六七成,再挺一挺,可以撑过这个‘寒冬’。”

为推动消费,小龙坎控股集团媒介公关经理邵茜表示,小龙坎火锅近期联手爱奇艺节目“青春有你2”,为训练生们送上热辣火锅餐。同时,同款定制自热火锅也在小龙坎天猫旗舰店上线,受到众多粉丝们的追捧青睐。

在此前中国疫情高发期,转战互联网是不少餐饮企业的首要选择。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线下堂食“解禁”,互联网依然是众多餐饮商家挽回消费信心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促进线下消费,乐山市电子商务产业协会推出汇集本地美食的“乐山美食名片”项目,目前已吸引200多家餐饮企业参与。“‘乐山美食名片’始于疫情之中,在看到部分平台高佣金成为众多餐饮商家的痛点后,我们希望为餐饮商家和消费者打造一座直接联系的桥梁。”乐山市电子商务产业协会秘书长伍中敏表示。

据伍中敏介绍,这张“名片”把分散在乐山各区域的美食集中在同一款微信小程序中,并以短视频的形式向消费者介绍美食以及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这个平台将集文化传播、餐饮培训、金融服务、供应服务于一体,加速为传统餐饮业注入互联网基因。”

“为推动餐饮消费,政府出台的复工政策和金融政策,极大提振了餐饮从业者的信心。”成都市餐饮同业公会秘书长袁小然表示,一方面,“允许餐饮外摆”“允许占道停车”等柔性政策加快中小餐饮门店复工复市,另一方面,贷款、贴息等金融政策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保障了大中型连锁餐饮企业的现金流。“近期成都市商务局组织了一次针对餐饮企业的融资对接会,就达成了近亿元的贷款。”

袁小然表示,当前餐饮市场尚未完全恢复,消费者未完全“走出来”。“企业要加速拥抱互联网,采取各种营销手段提振消费信心,加之政府的引导和红利支持,在整体合力下,餐饮复苏不再遥远。”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