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十大国产品种业绩出炉 可威冲击60亿元销售(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06
摘要:根据年报,君实生物和信达生物销售团队分别为300余人和688人,销售费用分别为3.2亿元和6.93亿元,销售费用占比分别为41.3%和66.1%。君实生物和信达生物2019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9.46和12.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5.8%和

  根据年报,君实生物和信达生物销售团队分别为300余人和688人,销售费用分别为3.2亿元和6.93亿元,销售费用占比分别为41.3%和66.1%。君实生物和信达生物2019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9.46和12.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5.8%和5.97%。

 

  信达生物预计将在2020年至2021年初,递交5项关于信迪利单抗的NDA,包括一线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二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一线肝癌和二线食管鳞癌。

 

  随着2020年国内PD-1/L1产品达到8个之多,加之适应证不断拓展,这一市场竞争将愈演愈烈。而医保谈判降价后的信迪利单抗,是否能在更加吉列德竞争中保持10亿级销售额,值得期待。

 

  此外,作为国内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肿瘤靶向药—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在2019年也实现了超15亿元的销售额。

 

  自2011年上市以来,埃克替尼就一直在创造国产创新药的纪录,2016年贝达仅凭一款新药创造了百亿市值的“神话”。2017年至2019年,埃克替尼营业收入分别为10.25亿元、12.08亿元、15.47亿元,尽管从2016年开始,埃克替尼的盈利能力一直在下滑。但在2019年,即使面临“4+7”冲击的情况下,埃克替尼仍然扭转了颓势,为贝达药业创造了2.23亿的利润,增长了33.90%。

 

  虽然作为第一代靶向药,被认为市场已经进入低价竞争的阶段,而贝达认为埃克替尼的成功远未结束。目前埃克替尼还在继续拓展适应证。贝达开设的Evidence研究是国内首个对早期NSCLC患者展开EGFR-TKI术后辅助治疗进行的注册性临床研究。

 

  “目前早期肺癌患者术后还未有使用靶向药物的适应证,因而这是一个与化疗的头对头研究。”贝达药业自身副总裁万江认为,现在的疗法主要都是提高一些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晚期的生存时间想超过五年是比较难的,但早期的这部分患者是可以获得的。“早诊早治也是未来肺癌治疗的一个方向。”万江相信,这一新的适应证将会给埃克替尼带来一个不小的市场。

 

  中信建投也认为,通过一系列后续研究,埃克替尼的差异化优势不断积累。同时,埃克替尼纳入国家医保常规目录,也为后续稳定增长打下基础,预计未来2-3年埃克替尼有望维持20%以上增长。

 

  04.早十年布下的局

 

  在蔡东晨购买恩必普的第三年(2001年),恒瑞医药登陆资本市场,融资4.8亿元,孙飘扬拿出2亿元在上海成立了新药研发中心。2004年左右,恒瑞医药科研创新体系已经初步建设完成,与石药同样,通过外部合作的方式获得临近临床前的阿帕替尼。这一布局比国内大多数同行早了10年以上的时间,也成为这两年恒瑞转型创新的开端。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于2014年10月31日获批上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2015年销量情况超预期,据米内网数据,2015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甲磺酸阿帕替尼片销售额突破5亿元。经过不断的市场推广,2016年销售额则将近10亿元。

 

  2017年7月,阿帕替尼通过谈判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降价幅度达35.8%,2018年销售额则达到21.31亿元,同比上年增长46.08%。此外,有消息称恒瑞的PD-1在2019年上市半年就销售了10亿元以上。

 

  目前,恒瑞医药已经拥有艾瑞昔布、阿帕替尼、硫培非格司亭、吡咯替尼、卡瑞利珠单抗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6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对于2020年的创新战略布局,恒瑞医药表示,公司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为创新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在创新药开发上,恒瑞已基本形成了每年都有创新药申请临床,每1至2年都有创新药上市的良性发展态势。未来,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等都将成为恒瑞发展的支柱产品。

 

  05.被重点监控的重磅

 

  近日,中国生物制药也发布2019年报,全年销售收入242.34亿元,同比增长约16.0%。

 

  目前肝病仍是其第一大收入来源,以57.4亿元的营收占总收入的23.7%,不过从恩替卡韦“4+7”集中采购中选以来,肝病领域贡献进一步下降,此前2018年能占到30.7%。抗肿瘤用药收入贡献占比大幅增加,从原来的第三大业务板块上升至第二大业务,2019年以54.28亿元占集团收入比例约22.4%。

 

  中国生物制药的几款十亿级产品都值得关注。

 

  首先是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这是一款1类新药,先后获得11个国内授权专利,并获得第十届国家专利金奖。2005年以甘草为原料提取分离甘草酸,再将结构异化的专利药天晴甘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上市。米内网数据显示,近年来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异甘草酸镁注射剂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2019年销售额达约人民币18.04亿元,较去年增长约5.5%。

 

  但值得注意是的,药智网数据显示这款注射液自2015年开始,分别纳入了苏州、无锡、江西、安徽、河南等地的重点监控药品或辅助用药目录。因而近四年销售额一直在20亿关口前浮动。

 

  同时,中国生物制药在肝病领域的另一大品种恩替卡韦在2019年也受到政策冲击,此前几年的销售额一直维持在30亿元以上,而“4+7”中以降价95%中标,2019年上半年销售额16亿元,同比下降7.83%,全年数据未有公开。

 

  虽然仿制药和成熟品种增长乏力,但肿瘤线的部分产品有所增长。此前正大天晴在关于“4+7”电话会中曾披露其子公司的1.1类新药安罗替尼2018年纳入医保后增长迅速,年收入10亿元左右,预计2019年能达20亿元。不过在2019年的财报中,中国生物制药称报告期内安罗替尼又有2个适应证获批,销售取得极大成功,并未披露具体数据。据中信证券分析,安罗替尼2019年样本医院销售额约6.5亿元,折算为全国实际销售额约25至30 亿元。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