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程国强:建立起农产品全程保障的应急管理体系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12
摘要: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数字技术、农产品全程保障、社会监督、财政金融政策、复工复产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数字技术、农产品全程保障、社会监督、财政金融政策、复工复产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邬贺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发挥好数字技术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邬贺铨指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发挥好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重要作用。目前,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疫情态势研判、精准防控及后续治理中已经发挥重要作用。如在诊疗方面,基于对众多新冠肺炎患者CT影像的大数据分析,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开发出“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帮助医生进行病灶严重程度分析;在新药研发和临床疗效评估中,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可大大加快进度,等等。应当注意的是,疫情大数据往往涉及个人隐私,需要做好个人隐私保护和依法发布等工作。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用大数据支持联防联控,可以按照原始数据可用不可见原则来进行。目前,网络上出现的一些所谓大数据分析报告,仅仅统计安装了特定APP的用户,并不足以为相关部门和公众提供有效参考。这就需要努力实现多维度数据的融合,这样既能提升大数据分析的精准度,也有助于避免别有用心之人假借大数据之名迷惑误导公众。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跨部门的疫情大数据协调机制。也应看到,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是方法与辅助工具。它们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支撑作用,首先依赖全面准确的数据来源,更离不开医学专业知识的指导。这就需要信息技术行业与医学界紧密合作。

  摘编自《人民日报》

  【程国强:建立起农产品全程保障的应急管理体系】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程国强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征程中,要抓紧建立从重要农产品生产到消费全程保障的风险研判、监测预警、宏观调控和应急管理的体系,全面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的宏观调控水平和风险治理能力。第一,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的风险治理能力。一是加强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风险调查研判,建立动态监测、实时预警机制,完善和优化宏观调控,把风险化解在源头、防控在前端。二是建立完善农产品供给保障的责任机制,压实各级主体风险治理责任。三是处理好农产品供给保障的常态与应急、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生产者与消费者、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等关系,完善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实现风险治理的统一协调和机制化。第二,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突出任务抓紧抓好。第三,进一步完善应急治理体系,建立农产品供给保障与应急管理高效协同机制。第四,抓紧研究制定我国农产品供给保障中长期战略。

  摘编自《光明日报》

  【曾小波:社会监督需规范好边界和底线】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教授曾小波认为,监督是人类社会必然产生和不可或缺的社会行为,普遍存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在现代社会,不仅国家监督、政党监督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且社会共同体与其成员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力、义务和责任,同样构成社会监督体系不可缺少的环节。加强和完善社会监督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规范社会监督行为,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必然选择。而厘清监督边界,准确把握监督范围,是进行社会监督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规范监督行为、掌控监督安全边际的首要关键。立于现实社会、寓于社会生活、符合社会规制的监督才是正当的、有效的监督,才能使进行监督和接受监督成为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履行的义务、责任和权力;维护公共利益、遵循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则是社会监督的基本底线。必须要确立社会监督的原则,完善社会监督的体制和机制,加强社会监督的法制,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有机结合的原则,有序展开和扎实推进建立健全社会监督的法律体系。

  摘编自《党政研究》

  【何德旭、何代欣:财政金融政策是应对风险的重要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何德旭、何代欣认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柱,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财政金融政策是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政策,也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妥善应对风险的重要支撑。更好防控重大公共卫生风险,需切实发挥财政金融的重要作用。当前,财政金融领域的相关工作正在为遏制疫情蔓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在加大财政防控疫情支出、强化财政防控疫情政策保障、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金融支持等方面,财政金融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一是加大财政防控疫情支出。二是强化对疫情防控的政策保障。三是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四是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金融支持。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我们既要重视推出利于短期的有效举措,又要注重构建着眼长远的长效机制,这对财政金融战线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需在建立常态化财政金融支持机制、构建有效的财政金融政策执行体制、促进财政金融政策协调发力和有效防控财政金融政策风险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摘编自《经济日报》

  【石建勋:在复工中防疫,在防疫中复工】

  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石建勋表示,当前,要既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又应对好复工复产大考,在复工中防疫,在防疫中复工。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在积极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进一步压实企业与工地在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中的主体责任,确保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要看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围绕“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同时,聚焦攻克脱贫攻坚战最后堡垒,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着力稳定居民消费,更好满足居民健康生活消费需求,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激发经济内生动力;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特别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奋斗。

(责编: 王东)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