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甲骨文杯”国际学生“我与汉字”演讲大赛决赛暨颁奖晚会成功举办 安阳台 振中 文京
活动现场,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八所高校选拔出的,来自德国、波兰、日本、俄罗斯、韩国、塔吉克斯坦、伊拉克等国家24名选手,分别上台讲述了“我与汉字”的故事,法国巴黎利玛窦学院中文总编辑赵小芹、美国“汉字叔叔”理查德·希尔斯等15名高校评委、汉学专家担任比赛评委,世界各地的多所知名院校的师生、海内外专家学者共计200余人,欢聚在汉字故乡,共享汉字魅力。 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 娜思佳: “很兴奋,看到我的队说的汉语太好了,觉得自己还是太差了,太差了。但是这也是一个挑战,在我看他们的汉语,也可以觉得我的汉语有问题,应该多多练习,多多学习,多多说,就是这个比赛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以后肯定会更好的学汉语。” 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 夏辰阳: “因为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并不了解这些,就是怎么说呢,很盲目的,就是试着把它们记下来,然后就写,但是了解了之后就是觉得它就是更有意思了,就是汉语还是博大精深。” 大赛评委 汉学家 理查德·希尔斯 “我看这些外国来的学生他们学的很用功,他们都是已经来这边两三年,四五年,所以他们的汉语还是不错。这是一个好事情,因为汉语是世界第一个最大的语言,全世界20%的人会说汉语,所以外国人学汉语这个是很重要的。” 经过激烈角逐,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的日本选手京盛获得比赛一等奖,摩洛哥选手陈安忆和塔吉克斯坦选手百灵获得二等奖,埃及选手大伟、法国选手周诚、哈萨克斯坦选手林凯力获得三等奖。 市光华中学学生 圆振宇: “就是一个日本人,他说起来话和他的打扮,就像一个中国人,我应该上好语文课,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应该比他们更加学好中文。” 市光华中学学生 郭欣: “他们作为外国学者(生),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外国人,学中文有多大困难,并没有这样的心理压力,而是克服了这种困难去学习,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种不怕困难,勇于坚持下去的精神。”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 杨以娟: “因为这里是安阳也是汉字的发源地,我希望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汉字,让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