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蛰伏许久之后,2019年各家券商终于迎来了业绩的全面回暖。 在半密集披露之下,目前已有18家上市券商(含2家新三板挂牌券商)公布2019年半年报,券商中国记者对这18家券商的上半年业绩进行剖析梳理,窥见行业上半年经营情况。 就各个业务板块来看—— 营收方面,仅华林证券(行情002945,诊股)1家营收下降,其余全部正增长。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217.91亿元的营收规模无悬念排在行业首位。 净利润方面,仅华林证券微有下降,10家券商同比增幅超过100%。 经纪业务,中信、国君两券商该业务收入超30亿元,7家券商增幅超20%,南京证券(行情601990,诊股)同比增幅达57.37%,暂居第一,券业财富管理转型效果仍待显现。 自营业务,除了华林、国海证券(行情000750,诊股)外,其他券商自营收入均同比增加。中信证券自营收入超70亿元,国泰君安(行情601211,诊股)自营收入超46亿,同比增幅均在50%左右。 投行业务,马太效应明显,中信、国君投行业务收入均超10亿;中小券商弹性大,国都、华西、东北、方正等券商投行收入同比增幅均超80%。 信用业务,风险依然不容小觑。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分化,方正、华西、国元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幅明显,但也有券商该项业务亏损,多券商踩雷股权质押。 资管业务,9家资管收入水平同比下滑,占比半数,券商资管仍在艰难转型。 首批中报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行业冠亚军均已披露中报,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上半年分别实现64.46亿元和50.20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5.82%和25.22%,自营收入增速居前推动业绩提升。 卖方研究报告认为,总体来看,上半年券商收入同比大增,利润增速更是远高于营业收入。受益于上半年市场交投活跃,券商自营和信用收入同比翻番。从行业结构来看,马太效应越发明显,前十大券商净利占行业近一半,中小券商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营收:中信遥遥领先,10家增幅超50% 2019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全面回暖。截止2019年6月30日,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分别上涨19.45%、26.78%,中小板指上涨20.75%、创业板指上涨20.87%,证券市场交投活跃。另外,IPO通过率有所提升,特别是科创板的横空出世,更给券商各项业务带来新契机。 在今年上半年,“看天吃饭”的券商终于迎来春天,营业收入基本实现普涨。就此前中证协公布上半年经营数据来看,131家证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1789.41亿元,同比增长41.37%,行业整体表现优异。
就此次公布半年报的18家券商来看,中信证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7.91亿元,同比增长9%,营收规模在众多券商中遥遥领先,在全行业中也是无悬念排在首位。国泰君安则以140.95亿元的成绩暂据第二,同比增幅22.99%,对于头部券商来说增幅明显。 就营收增幅来看,18家券商中以国都证券营收增幅最大,同比增幅达到168.46%;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证券紧随其后,同比增幅达到118.23%,超过100%。除这两家公司外,东北证券(行情000686,诊股)、南京证券等8家券商同比增幅也超过50%的水平,7家券商增幅未及全行业平均水平。 另外,18家券商中仅有华林证券营收水平不及去年同期,同比下降8.74%,主要系投行业务和信用业务营收同比下降所致。 净利润:10家券商增幅超100% 在政策、资金双重利好驱动下,2019年上半年各家券商赚得“盆满钵盈”。整体来看,131家证券公司共实现净利润666.62亿元,同比增长102.86%,较上同期超过一倍。
从净利润数据来看,在目前公布半年报的18家券商中,中信证券仍然高举榜首,其在2019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4.46亿元,同比增长15.82%。国泰君安当期实现净利润50.20亿元,同比增长25.22%,暂据第二位。 从净利润增幅的角度看,在今年市场环境大幅改善的情况下,自营业务的大幅改善是业绩回暖的主要因素。由于中小券商自营业务弹性较大,在今年把握好投资时机的公司,其业绩增幅十分惊人。 具体而言,18家券商中共有10家券商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其中东吴证券(行情601555,诊股)同比增幅超过2000%,分别高达2758.74%;国都证券净利润增幅也超过1000%,达到1220%;东海证券和太平洋扭亏为盈。 经纪收入:7家券商增幅超20% 今年上半年,市场回暖带来股民交易热情高涨,经纪业务带来的收入水平十分可观。 中证协数据显示,上半年131家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444.00亿元,同比增长2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