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文化差异与美国选手同场竞技 谈起前不久的比赛,这位19岁的姑娘对很多细节依旧记忆犹新。 比赛是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州立大学举行的。张雨随队在4月14日就到了美国熟悉场地,准备4月18日的比赛。除了之前交上去的论文,选手还需要通过现场答辩来展示主要观点,在问答环节与评委进行深度交流和探讨。 张雨生活照 为了现场答辩,张雨精心制作了一个PPT,她形容这份PPT是“10.0版本”,改动了10遍。“好的PPT能在答辩时候更快速地抓住评委注意力。我模拟苹果发布会的PPT,做了一份很简单但很不容易的PPT。‘简单’是指我的色调很极简,色调基本是黑白;‘不容易’是指我做了很多CG动画,所以做起来很复杂。” “在来美国之前,我找同学、老师模拟了很多遍答辩场景。我还把评委可能会对每个论点问的问题一个个都罗列下来,总共整理了34个问题,然后一遍遍修改回答。”张雨觉得,比赛对亚洲学生有着天然的劣势,因为亚洲学生在文化背景、知识方面没有本土学生这么“如鱼得水”,所以前期准备一定得充足。 答辩现场 比赛当天,这位穿着黑色正装的中国小姑娘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的论文中有提到目前中国国内土木工程行业的一些现状,有评委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在后期的答辩中问我问题。”说到这里,张雨有点小得意,她忍不住笑了出来,“当然,这也被我准备到了。” 夺得中国赛区第一、全球第四骄人成绩 在4月21日的颁奖典礼上,比赛的结果终于揭晓了。张雨凭借着流利的英文表达、优异的答辩表现,夺得了中国赛区第一、全球第四的成绩!这是她第一次获得如此高规格的奖项。 “这次比赛,对我而言,如同摸着石头过河,一切充满未知也充满可能。一篇前后改动了22遍的论文,一份更改到10.0版本的PPT,一场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练习的答辩。所有的付出,在4月18日下午5:40分都变得值得。”张雨觉得,最终的结果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能够与美国裁判和选手站在一起,不卑不亢地谈论美国土木工程的过去、现状与未来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铭记的事。 晚宴(张雨 右三) 在登上回国的飞机前,张雨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在下学期,张雨将赴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交流学习,在自己选择的路上逐梦前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别人家的孩子”也并非都是天才,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有才华又努力的人,我们要朝他们看齐,一起加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