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接受了记者采访,就美国近期再度升级中美经贸摩擦,这将如何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发展?未来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又将如何进一步推进?科创板的推出是否会受到影响?等问题作出回答。 总的来看,中美经贸摩擦对资本市场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程度是可控的。从一段时期市场运行情况看,资本市场已经逐步消化和反映了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说明资本市场韧性在增强,抗风险能力在提高,市场理性意识提升,市场生态更加有效,我们完全有信心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目前,科创板正按计划平稳有序推进,没有受到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我们将按照“严标准、稳起步”的原则,坚定地推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工作,增强资本市场对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服务水平。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紧扣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统筹推进相关上市板块的综合改革、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创造资本市场良好生态、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工作研究制订了整体方案。下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注重“五个结合”。一是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二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相结合,三是立足当前与稳定预期相结合,四是交易流动性与融资功能稳定性相结合,五是保障和激励“好学生”的合法权益与提高“坏学生”的违法成本相结合。 从我在金融业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看,美方指责中国金融业开放的问题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在证券和资产管理服务方面的开放水平正大幅提升。我们已大幅放宽了证券期货和基金公司的准入限制,在互联互通机制,期货市场的原油、铁矿石、PTA等商品期货品种实现国际化等方面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中美经贸摩擦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倒逼相关公司加大创新力度,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外部的不确定性,上市公司更要苦练内功,继续在推动经济和自身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好“头雁效应”。(中国金融新闻网) 阎庆民:着重解决四方面问题 提高处罚执法效能 2019年5月31 日,证监会在太原召开行政处罚工作座谈会,围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证监会党委打好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重大风险攻坚战、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决策部署,就如何进一步改进行政处罚工作,提升处罚执法效能,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保驾护航,听取各方意见建议。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阎庆民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阎庆民指出,下一步,证监会将围绕落实会满主席“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形成工作合力”要求,着重解决四个方面问题和风险,不断提高处罚执法效能。 一是提升有效性和准确性,降低法律风险。依法加大执法力度、精准打击违法行为,聚焦事关改革发展进程的重点领域,容易复制隐藏变异的新型手段,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恶劣行径。 二是保证纪律性和廉洁性,降低道德风险。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落实公务回避制度各项要求,牢固树立纪律红线不能碰触、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严格约束自由裁量权,坚决杜绝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现象。 三是增强一致性和前瞻性,降低声誉风险。进一步厘清行政执法与日常监管、自律监管的关系,做好行政处罚与行政监管和自律惩戒的起承转合。对处罚标准、立案标准、监察线索上报标准进行统筹考虑,建立健全稽查执法标准体系,坚决杜绝选择性执法现象,全力维护监管执法公信力。 四是消除分歧性和差异性,降低对抗风险。深入挖掘查审分离机制在统筹执法全局、提升执法效率方面的制度潜力,调查与审理要做到既相互制衡,又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合力,保证“一个拳头打出去”,从而减少执法对抗、降低执法成本、提升执法权威,最大限度发挥行政处罚在净化市场环境、塑造市场生态方面的积极作用。(证监会官网) 主编:胡滨 本期责编:何海锋 研究团队:尹振涛、何海锋、杨文尧天、范云朋、李欣格、卜一凡 《每周监管资讯》栏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与《银行家》杂志社联合出品,主要梳理并点评本周最新的金融监管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