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势,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估计。如果美方不尽快纠正白宫方面已经形成的战略误判,如果双方把控不住当前的危险局面,双方的贸易战就有可能演变为中美两大国全局性历史性战略博弈的前哨战,中美关系真的有可能跌入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最终一决雌雄的“修昔底德陷阱”。当然,我们也不要表现得惊慌失措,而是要胸有成竹,从容应对,谨慎乐观。因为我们是一个大国,尽管是发展中的大国,但我们有足够的综合实力与美国进行长期周旋。外交战略和策略已相当成熟。我们有充分的外交资源和斗争经验,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政治智慧,完全有能力应对来自美方的冲击和压力。对于中美贸易战,我们毫不妥协,针锋相对,见招拆招,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要求。同时也不放弃处理中美关系的既定原则和立场,坚持以对话协商方式解决彼此间的问题和矛盾,管控分歧,化解矛盾、消除危机,保持中美关系始终处于既斗争又合作、斗而不破、合而不同的可控轨道,符合中国实现全面复兴与和平崛起伟大战略目标的需要,也符合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时代潮流。 问:谈到大国关系,我认为不能只考虑中美两国关系。观察和思考当今世界格局转变和多极化发展进程,还必须注意欧盟的走势,注意俄罗斯的动向,注意中欧关系、中俄关系的发展水平和未来走势。在当前中美关系日趋紧张和复杂的形势下,中国是如何处理中欧、中俄关系的? 答:是的。在冷战结束所开启的世界格局转换进程中,欧盟和俄罗斯属于两种不同的国际力量,其作用和影响都不可低估。欧盟不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而是28个国家共同组成的超国家结构。它拥有共同的立法机关、共同的执行机构、共同的法院和统一的中央银行,拥有共同的对外政策和安全理念,部分国家甚至使用共同的货币,实行统一的签证制度。尽管欧盟扩张过快,引发许多矛盾和问题,导致全欧金融危机与反全球化倾向相互交织,极端民族主义和排外风潮风起云涌,低俗的民粹主义与粗放的平民政治相互助力,进而出现英国决定脱欧、加泰罗尼亚试图脱离西班牙这种原来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从加速地区一体化、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这些事情似乎违背社会发展潮流和历史前进方向,但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其后果和影响远没有全部显现出来。我们谈国际形势新变化,必须充分注意并认真研究欧盟由早熟转向早衰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各种问题。 我这样说不是唱衰欧盟,而是说地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如同任何事物一样,都不会一帆风顺。曲折和反复是难免的,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使然。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判断,我们仍把欧盟视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仍然尽最大努力巩固、发展和扩大与欧盟各领域务实合作。早在2014年,习近平主席就曾提议,中欧之间要建立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得到欧盟方面积极响应。后来他又反复强调,双方要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欧关系,将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结合起来,共同为中欧合作注入新动力,为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目前,中欧之间已建立起60多个政府及部门间的交流对话平台。双方贸易额在2017年达6444.6亿美元,比前年增长了13.7%。 当然,这不是说中欧关系没有问题。欧盟至今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且在部分高技术领域坚持对华封锁。影响了双方互利合作的正常开展。在意识形态和国际安全领域,双方也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和主张。尽管如此,中国仍把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作用,全面加强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为对外关系优先方向。因此,18年8月欧盟领导人来访时,习近平再一次郑重表示,中国和欧盟都处在世界最大经济体、贸易体之列,也都是多边贸易体制受益者、维护者。双方应当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加强战略沟通和协作,携手维护多边主义、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体系,共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全球治理、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