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网络安全是信息时代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国际局势面临不确定性增(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8-03
摘要:近年来各地政务云应用成果的差异有所缩小,但整体来看依然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越强。对2019年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得出,第一、二类为指数排名前8位的省份,覆盖了长三角、珠

近年来各地政务云应用成果的差异有所缩小,但整体来看依然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越强。对2019年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得出,第一、二类为指数排名前8位的省份,覆盖了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以及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而第五类受限于经济水平、地理环境、基础条件等因素,各项指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各地实践来看,反映政务服务在线一体化办理程度的在线办理成熟度指标已然成为当前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政务云建设需与改革配套措施同步推进,在保证内部流程优化和数据打通协同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最佳落地效果。

影响政务云应用成果的因素

转型需求和产业基础创造客观条件,高层领导推动有力执行

不同地方、行业的政务信息化转型迫切程度不同,“十二金”时期侧重垂直行业部门的应用系统建设,纵向信息化基础扎实,现阶段则由横向的综合政务云领衔,各地方政府着力推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如前所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政务云应用成果的重要因素,而财政预算与经济规模相挂钩,代表了政府投入到政务云的潜在资金实力。相比经济规模,经济结构与政务云应用成果的相关度不高,但领先的IT产业无疑可以为政务云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除转型需求和产业基础的客观条件外,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领先的省份背后大多由“一把手”直接推动政务云建设。从顶层设计到制度改革到执行应用,领导层的高度重视能够作用于政务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让政府不是为了上云而上云,切实发挥出政务云在促进降本增效和政府转型方面的价值。

中国政务云行业未来趋势展望

中国政务云行业整体发展方向

由“上云”到“云上”,数据融合与应用创新协同并进

当前政务云第一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逐步完成,政府机构对于政务云的关注点开始由“上云”向“云上”转移。不同地方政府所处的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北京、广东、浙江等部分信息化水平领先的省市率先进入到3.0阶段,大量的二线及以下地市处在1.0向2.0阶段迈进的过程中。现阶段政策的重点方向集中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信息共享协同,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务云市场的主要发展基调将是让地市级政府走出“为了上云而上云”的误区,强化以政务云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考虑到数据融合能够促进应用创新,应用创新反过来又会刺激新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共享,并创造基础设施的增量需求,未来政务云市场在IaaS、PaaS和SaaS层都将持续保持发展活力。

中国政务云潜力发展领域

关注区域中心城市,腰部地区有望借力数字经济快速增长

整体来看,政务云的建设重点正在由省级政府向地市延伸。国家中心城市评选除考虑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国际化程度、综合交通能力外,还要求城市能够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政务云厂商可以关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6-2030年)》,作为对下一阶段区位选择的参考依据。

随着信息化基础扎实的头部省市增长放缓,已在头部省市形成标杆案例的政务云厂商可以将其能力快速复制到其他腰部区域。当前信息化水平处于腰部的地市没有历史包袱,如能把握数字经济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基于自身产业特色引入新技术、新平台、新模式,将有望成为未来政务云的发展高地。

中国政务云未来发展目标:数字政府

疫情考验政府治理能力,数字政府是政务云发展的长期愿景

数字中国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战略方向,数字政府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相比传统政务信息化以职能为中心的理念,数字政府强调以数字化的公民为中心,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改善公共服务体验。政务云以推动政府的数字化转型为根本目标,而通过重塑政府管理、业务和技术架构打造数字政府将是政务云的长期发展愿景。

新冠疫情的爆发无疑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各地政府与各类型厂商快速响应,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疫情管控。基于疫情下高效的政企协作,可以窥见未来数字政府的形态,以政务云为支撑、大数据为驱动的实践价值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与此同时,数字政府作为数字经济的“一号工程”,能够发挥辐射作用带动相关产业的数字融合,并通过推动数据开放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即政府机构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将最终转化为对数字经济的赋能。

中国政务云竞争格局展望

在“产品+技术”和“集成+运营”两个领域内展开竞争

政务云市场空间巨大,不同背景的厂商大多希望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张。然而盲目扩张会违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逻辑,政务云厂商正开始回归自身的能力范畴,如部分公有云厂商直接中标后交由集成商负责总集成和运营服务,电信运营商与云服务商加强在云计算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合作等。预计随着政务云行业成熟度的逐渐提高,未来“产品+技术”和“集成+运营”两个领域内的竞争区隔将更加明显。对于“产品+技术”类厂商,业务应用层的行业经验、数据模型可以复用,各个细分领域的集中度将有所提高;基础设施和平台支撑层的竞争愈发激烈,考虑到政务云的建设重点转向数据融合和应用创新,具有云服务与其他新兴技术融合能力的厂商将能够形成竞争壁垒。对于“集成+运营”类厂商,其思路不应局限于简单的产品输出,而应当以咨询规划为牵引,提供政务云整体的解决方案。

中国政务云发展挑战及建议

烟囱式弊病犹存,技术和政策联动是数据共享协同的关键

由于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基础不同,政务云建设存在先统后分或先分后统的情况。出于管理权力和责任的考虑,政府不愿对数据资源进行共享开放,各部门独立建设,缺乏统一的口径和标准,亦造成跨部门、跨地区打通协同的难度大。从全国的领先实践来看,技术和政策对于推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