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出了包商银行等事件后,地方银监局对银行股东把关很严格,除了最基本的资本实力要求,还会考虑新入股的股东能否给银行带来所需资源。”一家美股科技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可能以前股东入股银行是想从银行获得更多的信贷资源,而现在反过来,监管要看你能给银行带来什么资源,成为能不能入股的重要因素。” 相比于传统产业的股东,互联网科技公司天然具有更强风控技术、丰富的场景、庞大的数据优势,可以帮助银行场景应用落地、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赋能银行的能力突出。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除了腾讯、阿里和360集团先后成为相关银行的股东,其余金融科技公司也在想方设法入股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 例如,2019年9月和12月,乐信和信也科技分别入股了江西裕民银行和福建海峡银行。今年6月,小米集团发起设立的香港虚拟银行“天星银行”和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相继开业。同月,玖富数科则通过入股形式成为湖北消费金融公司第二大股东。 消金行业人士认为,互联网公司入局银行和消费金融,均是可以将其庞大的用户流量和数据,更全面地参与银行、消费金融的获客引流、贷款撮合和不良催收等,在数据、风控技术和营销方面给予银行和消金公司更多支持。 “现在银行等金融牌照的红利也没有以前多了,监管也更严格了,我们在找银行定增对象的时候非常犯愁。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比较有资本实力、不缺钱的对象,除了险资,可能就只有科技公司了。”华中一家城商行董办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而对于银行股权管理,今年7月20日,银保监会在召开的2020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持续完善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严格规范股东股权管理,加强股东资质审查,实施股东入股“承诺制”,对违法违规问题股东坚决实施行业禁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