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东乡苏溪村里,盲人“羊倌”汪某虽然看不见脚下的道路,却能独自从家中徒步翻越蜿蜒的乡村山路去放羊。今年48岁的他因从小患有先天性眼疾,辗转多个医院医治却依然未能治愈,12岁起便双目失明的他小学只读了两年,只能依靠父母生活。 2011年汪某父亲的去世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乡、村干部在了解到他家情况后主动来到他家对他实施扶贫帮助措施。2013年,乡、村干部为汪某申请了“五保”,并于2014年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让他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而汪某本人则是在苏溪村两委干部和邻里乡亲的鼓励和帮助下,依托自家房前屋后和周边山里丰富的草资源养起了山羊。 “针对汪某的特殊情况,我们一方面通过社会兜底保障和产业分红等政策保障他的收入,另一方面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帮助他联系买家。”苏溪村党支部书记王忠渺说。 刚开始,村两委帮助汪某从外地选购了3只优质黑山羊种羊,让他尝试在山上放养。然而作为一个盲人,汪某要在山上放羊的难度可想而知。有时,他要赶着羊群沿着乡村道路穿过村庄、走过小桥才能到达目的地。虽然路程不到两公里,但对于双目失明的汪某却是十分艰难。被羊群牵着走摔跟头、手脚被荆棘刺伤、头部碰到竹木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情。但他依靠盲人超乎寻常的听力逐渐适应了周围的环境,放羊也轻车熟路了起来。 为了方便放羊,汪某训练好了头羊,用绳子拴着它并挂上铃铛方便循声追踪。久而久之,他一听山羊的铃铛声和叫声,便能准确地分辨出山羊与自己的距离。就在这样不断探索中,汪某的牧羊之路总体还算顺利,但偶尔也会遇见麻烦的时候。就在他牧羊的第二个月,一只母羊腹泻而亡。伤心之余汪某向原驻村第一书记岳桦求助,村两委也立即联系乡防疫站,工作人员骑车上门,通过用药打针将另外两只腹泻的山羊治愈。 2019年汪某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发展,养羊的收入就有17000多元,还有五保补助、耕地补贴、合作社产业分红等扶贫政策的帮扶,他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了2019年的脱贫标准线,当年成功脱贫。 “以前的日子真是叫一个苦,现在我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得感谢政府的帮助。”汪某说。 今年,汪某进一步扩大了养羊规模,现在的羊圈里有15只山羊,其中4只母羊即将分娩。除了养羊外,勤劳的汪某还养了15只鸡鸭和20多只兔子,除去成本能增收3000余元。(梅艳 魏斌 袁恩珺 图/文) 责编:纪爱玲
|